关于王念孙阅读,王念孙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文》这本书,是以文字为主,兼论音韵和训诂的专著。
2、大凡许慎所说的“形声”“读若”,都是和古音相校准的。
3、有些是古代的正音,有些是古代的合音(王念孙所说的“正音”大概就是确切的读音,“合音”大概是对转旁转一类)。
4、世间万物以类相聚,各有群族。
5、依照(自然之理)来考究,(可以发现)其中各有条理。
6、(如果)不分清楚其中远近分合的道理,于是要么拘泥于今音而怀疑古音有误,要么拘泥于古音的正音来怀疑合音,于是音韵学也就这样暗淡了。
7、《说文》的训诂,一开始列出造字的本意(也就是造意,有时候并非本义),而同时也不偏废假借义。
8、其中所有说“一曰”的内容,以及引用的经传都十分详实。
9、这些大概用来增加那些罕有的见闻,具备多方面的见识,而不仅局限于一个方面。
10、不明白假借的道理,就要么依据《说文》列出的本子去篡改经传的假借字;要么依据《说文》引用的假借字去篡改经传的本字,于是训诂学也就暗淡了。
11、我的好友段若膺(段玉裁字若膺),在古音条理方面,观察细致入微,剖析深入严密,曾经撰写《六书音均表》,建立古韵十七部来统摄他的古音学理论。
12、依据其古音学的成就来为《说文》做注。
13、“形声”“读若”等现象全都用十七部的远近分合来推求。
14、于是音韵学的道理彰明。
15、对于许慎所说的本义和借义,段玉裁能够知道其中关键,看到其勾连相通之处。
16、而《说文》引用经传中有和现在通行本有不同的,段玉裁不用本字替换假借字,也不用假借字更改本字。
17、将这些说解与经义相比照,用《说文》的体例来观察,完全符合事实,于是训诂学的道理彰明。
18、训诂和音韵能够道理明晰,小学也就明晰;小学能够明晰,而经学也就明晰了。
19、自从《说文》问世之后一千七百年,大概是没有这样的作品啊!至于有些人辨别字形的正俗,考察小篆到隶书之间的省变,沾沾自喜以为得见精要,但在转注假借上的各种常见条例,却茫然而不曾听说。
20、这种人就是只知道有文字,却不知道还有音韵和训诂了。
21、他们与段玉裁的学问比较,深浅差距有多大啊!我和段玉裁相交很久了,十分了解段玉裁。
22、而我们又都从事小学研究,所以才敢举要说说这本书的大概,告知所有有志于经学研究的读书人。
23、嘉庆戊辰五月。
24、 高邮王念孙序。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