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病害种类有哪些,水稻病害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水稻烂秧病 水稻烂秧病 n 由病原物侵染或非病原物影响,引起水稻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
2、 n 可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生理性)两类,非侵染性烂秧主要指由不良环境所造成;侵染性烂秧则指由不良环境诱致腐霉菌、绵腐菌、镰刀菌等侵染所致。
3、 防治方法 n 水稻烂秧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根本措施。
4、狠抓种子浸种、催芽、播种质量 n 同时,还要强调秧田整地质量,有机肥要充分腐熟,科学施肥、用水。
5、 n 侵染性烂秧,应在秧苗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时,出现叶尖无水珠和零星卷叶时应及时喷药。
6、 n 可用春雨一号胶囊1粒+菌无菌10ml兑水10-15公斤药液浇灌。
7、 n 若病情较严重时,药液浓度应适量加大。
8、 水稻僵苗 ◆水稻赤枯病 :俗称锈稻、 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9、 ◆ 一般多于水稻分蘖初期时始发,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受害植株发僵,分蘖少而小,老叶下垂黄化而心叶窄挺,茎秆纤弱。
10、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
11、 2、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 n 水稻恶苗病是由无性态为串珠镰孢菌,有性态为藤仑赤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称徒长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
12、 n 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苗高,病株节间伸长,茎节上逆生不定根,茎杆逐渐变褐,腐烂,其内有白色蜘蛛丝状菌丝。
13、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
14、 n 抽穗期后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为褐色,不结实或在颖壳接缝处产生淡红色霉层。
15、该病常见症状是稻株徒长,但也有呈现矮化或外观正常的现象。
16、 恶苗病发病规律 n 带菌种子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次是感病稻田杂草及残株。
17、 n 另外,病稻草做铺盖物,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传播到健苗,从水稻茎部伤口等部位侵入,引起再侵染。
18、 n 一般土温在30~35℃时,最适合发病,20℃以下或40℃以上都不表现症状。
19、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
20、因此,秧苗栽插过深、拔秧后过夜等有利于病菌侵染。
21、 防治方法 n 此病以种子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是关键的防病措施。
22、 (1)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留种。
23、 (2)种子处理 春雨一号+菌无菌1000倍液浸种。
24、②温汤浸种:52~55℃温水浸种30分钟。
25、③药剂浸种:或春雨1号1粒+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动3次 (3)清除菌源,及时拔除病株。
26、 (4)处理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为催芽时覆盖物和捆秧把。
27、 3、稻纹枯病 n 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28、 n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
29、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
30、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
31、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
32、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
33、 稻纹枯病症状 n 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
34、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35、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
36、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菌丝纠成的菌核。
37、 稻纹枯病症状 防 治 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
38、 (1)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
39、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
40、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41、 (2)药剂防治 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
42、 药剂选择:春雨一号+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
43、 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部。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