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小鲜肉”一直在大众中流行,但最近这些长相精致、穿着精致的娱乐明星却因其女性化的外表和举止引起了争议。“男孩女孩都一样”,是社会发展对两性尤其是男性角色的调整,还是外来文化冲击下社会习俗的扭曲?或许,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男”还是“女”,是有依据的
早在2015年,西澳大学Telethon儿童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对睾酮水平和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产前睾酮水平可以决定成年人面部的阳刚之气。睾酮水平越高,脸部的阳刚之气越明显,反之亦然。
科学家收集了97名男孩和86名女孩的脐带血,并分析了睾酮浓度。当新生儿达到21-24岁时,他们再次收集这些参与者的三维面部图像。
一般来说,人脸的男性特征包括眉毛较宽、鼻子较长、眼距较宽。根据这些测量数据,研究小组利用数学模型创建了一个“性别分数”,该分数表明了每个参与者的男子气概水平。
通过比较产前睾酮水平与面部性别评分,科学家发现产前睾酮可以在身体和大脑的结构中发挥组织作用,进而决定面部的一些性特征。也就是说,睾酮水平越高,人脸上的阳刚之气就越明显。
“硬”还是“软”,有背景
如今,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被蒙上了一层性别色彩。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概念: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基于男女生理结构差异而产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而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如所谓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气”。
那么,后天因素是否也会对“男孩女孩”产生影响呢?“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些人(指的是‘男孩和女孩’)曾经存在过,但他们并不被钦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从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还记得小时候,如果一个男人更‘娘’,大家都会歧视他。如果一个男人在家做饭、洗衣服或者听女人说话,就会被认为是‘妻管严’,被人看不起。”丛说。
事实上,这些性别的产生和变化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男人打猎钓鱼需要勇敢坚强,温柔的气质被压抑。女人需要温柔和耐心来喂养孩子,她们坚强的个性也被压抑。在长期的宗法、宗法文化中,实力成为男人的专利,温柔成为女人的美德,性别角色的固化已经形成。
“刚柔并济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种人格心理特征。”丛说,这是某个心理维度的两端,但它在男权文化中被贴上了性别的标签。
丛认为,后工业时代,机械化生产和人工智能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体力劳动,男性的阳刚之气会逐渐消退。同时,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增加,会涌现出更多具有温情和细腻弹性的男性。
“并发”气质是最理想的。
然而,虽然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有所减少,但它为每个社会个体提供了更广阔的性别空间。丛认为,从以男性为主导的男女二元对立的文化向男女性别差异缩小的性别文化发展是一种趋势。
这一趋势在目前的职业性别分布中得到了明显的反映。比如医生、、政治家、科学家等传统男性领域,强调权力、影响力、技术含量的女性越来越多。在化妆、模特、歌舞娱乐等行业,男性的人气也是与日俱增。
因此,无论是“女汉子”、“少男少女”甚至各种“母亲文化”,都是主体充分自由发展性别气质的权利。性别气质的多元化发展也是性别平等意识的体现。
1903年,奥地利哲学家奥托韦宁格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男性和女性,每个人都是两者的混合体。气质的不同,只是这两种气质以不同的比例组合搭配。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也对记者《中国科学报》表示,性别气质双重划分的刻板印象不利于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人格心理学原本就是一个多元谱系,长期的文化‘奴役’会剥夺我们内心的异性恋。”他认为理想的气质应该是双性人。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