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是否存在“灵丹妙药”?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设计出一种尖端基因疗法,可以再生因疾病或外伤而受损的组织。现在这个愿望可能会实现,因为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聚合基因传递疗法,可以在创伤性炎症后促进新骨形成。
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MDU)的研究人员透露,基因传递疗法可以有效抑制炎症,从而促进拔牙后的组织愈合。
拔牙是牙科医学中常见的外科手术。拔除牙齿后,牙槽骨会形成溃疡,从而引发生理愈合过程,包括受损软组织和硬组织的重建。伤口愈合的一个阶段,称为止血,开始于阻止血块出血,这会刺激炎症阶段。
这有助于防止进一步出血,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拔牙后,过度的炎症会导致牙槽嵴吸收(减少颌骨中的残留骨),这会对牙科手术产生负面和加重的影响。
骨骼重塑贯穿一生,由涉及蛋白质复合物NF-κB(核因子-kappaB)的信号通路介导。它控制调节炎症和骨愈合的基因的产生。“NF-κB抑制剂在骨吸收治疗中得到广泛认可;然而,NF-κB诱饵寡脱氧核苷酸(ODN)的应用研究很少,”主要作者TakashiOno解释说。
在这项研究中,拔牙是通过磨牙拔除手术进行的。利用一种高效的共聚物载体——一种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开发了一种基因/药物递送系统——将NF-κB诱饵ODN(双链DNA片段)递送至大鼠的拔牙窝及其治疗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使用共聚物载体局部施用NF-κB诱饵ODN可有效抑制骨吸收并促进拔牙窝处的骨形成。
此外,基因递送疗法可防止过度炎症。“这是第一项体内研究,揭示了由共聚物载体施用的NF-κB诱饵ODN促进拔牙后骨愈合的功效,”Ono说。
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创新的基因疗法,以防止手术拔牙后残留牙槽骨吸收。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