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圣地亚哥结束的国际阿尔戈数据管理集团第19届年会上,有报道称,上世纪末由国际阿尔戈计划发起的全球阿尔戈实时海洋观测网络中,活跃浮标总数接近4000个,默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200万张来自深海的海洋环境图像。
国际Argo计划被称为海洋学史上的“观测技术革命”,由来自近30个沿海国家(包括中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实施。自1999年部署第一个自动剖面浮标以来,已相继部署了约15,000个浮标,在全球海洋中总共获得了200万张反映海水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图像(或“剖面图”)。这是自19世纪末深海海洋学诞生以来的过去100年里海洋调查船收集的剖面总数的四倍。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Argo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Argo指导小组成员许建平表示,每个浮标至少可以采集70层、最多250层从海面到2000米水深的垂直观测数据,科学家称之为“剖面图”。通常一个浮标在其寿命期内可以获得140 ~ 180节。
“Argo观测网过去让测量船和系泊浮标很难踏足遥远的海域,比如南半球广阔的海洋,同时也有大量的观测剖面,正在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海洋和天气状况及其长期变化趋势。”许建平说。
Argo项目是国际合作的典范,其规模在科学界实属罕见。每年,大约有26个国家在全球海洋上放置800多个剖面浮标,而其他国家则通过提供后勤支持和部署船只来支持该项目。其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免费共享,已广泛应用于沿海国家的海水养殖、污染监测、海洋教育和国防建设。
许建平说,Argo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主要发生在业务预报领域,如预报台风路径、指导远洋捕捞、为商船和测量船提供航线预报等。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科学家们加深了对全球海洋热含量分布和输送过程的了解。
“几乎每天都有一篇使用Argo数据的科学论文在主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许建平说,阿尔戈已成为科学家追踪地球气候系统变暖速率,特别是海洋热量波动和消散过程的重要科学依据。
据了解,国际阿尔戈计划目前正在测试可潜至6000米的深海剖面浮标。与此同时,它还增加了电子传感器,可以测量海水中的溶解氧、酸碱度和硝酸盐等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并进一步扩展到季节性冰覆盖的极地海域。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