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对眼底及肾脏功能的损害,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中老年人会定期做包括血检、腹部b超、胸部x光等常规体检,但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做肠道健康检查。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恶性肿瘤。由于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在处于下降阶段;然而,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大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是隐蔽的。在疾病早期甚至晚期,患者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以至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肠道健康检查尤为重要。然而,早期结直肠癌没有特定的症状。怎样才能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
1.直肠指检
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一半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级别。可发现直肠指检,对肛周疾病和大肠癌作出初步判断。
成人的直肠一般长15cm,用手可直接摸到肛口以下7-8cm的直肠壁,直肠粘膜上可发现一个略隆起的结节。我国一半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直肠癌,约60-70%的直肠癌患者为中低位直肠癌。也就是说,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诊发现。医生做这个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指套上有粘液,就说明患者直肠里有脓性分泌物。如果沾到暗红色的血,可能说明肠道出血,而亮红色可能是痔疮出血。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检发现。此外,通过直肠指检可以确定癌的形状、质地和活动性。
2.粪便潜血试验
大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
为什么要做潜血检查筛查大肠癌?消化道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出现便血、黑便等症状,粪便外观肉眼不异常。但消化道少量出血可通过大便隐血试验判断。事实上,不仅是大肠癌,还有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黏膜和黏膜下血管,导致极少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少量的出血,肉眼很难判断,然后可以通过大便检查来发现是否有隐藏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史的人,如果体检时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建议适时再做一次。如果它仍然是或继续是积极的,那么你需要提高警惕。首先你要排除消化系统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胃、结肠和十二指肠。应在专家的建议下做进一步的结肠镜检查或胃镜检查。(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间歇阳性;而消化道肿瘤总是阳性的,所以可以作为良恶性出血的鉴别诊断。)
人过了40岁以后,大肠癌的概率会明显增加。据统计,约75%的大肠癌患者都在这个年龄段。所以,人从40岁开始,每年都要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首先,大便潜血检查比肠镜和肛门检查更方便,更容易筛查,一次检查十元左右。
3.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肠镜不仅可以清晰观察肠道,还可以直视下钳夹可疑病灶进行病理检查,有利于早期和小肠癌的发现和诊断。
目前,很少有人参加考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生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肠镜的不适感大大降低,检查时间大大缩短。完成一次结肠镜检查大约需要一刻钟。另外,无痛肠镜也可以在静脉麻醉下进行。
肠镜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可以通过内镜微创发现和治疗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我们知道,大部分大肠癌都来自于腺瘤的癌变。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能在腺瘤癌变的无症状阶段或早期癌变时,通过肠镜发现并进行微创内镜治疗,就能阻断其向癌症转化的机会。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从理论上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的子女有一半会患结肠息肉病,而且会将疾病遗传给后代。
对易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以下几类人是筛查的主要目标
1.如果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中有一人患有大肠癌,从40岁开始就要做大便隐血检查和肠镜检查。
2.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人是由于其相关基因的缺陷。几乎所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都会在40岁以后患上结肠癌。因此,这类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应该从青春期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更大,结肠直肠癌通常在发病8年后开始。因此,全结肠炎患者在患病8年后,应每1-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左侧结肠炎患者在患病15年后,应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4.以前一直认为黑斑息肉病患者的息肉不会癌变。但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黑斑息肉病恶变的概率为20%-23%。所以黑斑息肉病患者也要定期检查。
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所有大肠癌患者中,只有5%的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临床上大肠癌早期诊断率低,主要是人们对该病的早期信号重视不够。
结肠直肠癌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结肠直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和肿瘤发生中涉及的遗传机制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因此,人们可以更早地发现病变,通过分子遗传监测可以建立更完善的分期系统。提高手术技术,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同时,随着高效药物的出现,大肠癌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使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更高的生活质量,甚至早期患者也能治愈。所以肿瘤治疗强调“早”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般人群:指不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我们建议这些人可以在45岁以后开始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平均每5-10年检查一次。检查方法主要有大便隐血和结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排除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我们建议在40岁左右开始筛查结直肠癌,平均每3-5年检查一次。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我们建议尽快到大型肿瘤中心就诊,通过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家族史的仔细收集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来判断人群是否有遗传倾向。如果有遗传倾向,临床医生应根据特定遗传性肿瘤的随访方案密切随访。如无明显遗传倾向,按高危人群筛查方案随访。
大便隐血试验和肛门检查可作为大肠癌的普查方法,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在结肠镜检查不能普及之前,大便隐血试验和肛门检查是必要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