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并不是唯一与特殊伴侣长期接触的哺乳动物,一些蝙蝠、狼、海狸、狐狸等动物也是如此。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在某些物种中,做爱持续的脑回路可能在其他物种中有所不同。
这项研究发表在2月12日的《科学报告》杂志上,比较了马达加斯加一群近亲狐猴(人类远亲灵长类动物)的一夫一妻制和杂交物种。
红腹狐猴和猫鼬狐猴是狐猴族谱中的少数物种。男女伴侣年复一年地在一起,共同努力养育他们的青春,捍卫他们的领土。
配对后,两个人会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互相梳理或并排挤在一起,他们的尾巴通常会互相缠绕。这些物种的雄性和雌性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同伴在一起。他们最亲近的亲戚不这么说。他们经常换搭档。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一夫一妻制多少还是个谜。这部分是因为这种动物在许多动物群体中很少见。虽然大约90%的鸟类对某个伴侣实行某种形式的忠诚,但只有3%到5%的哺乳动物这样做。可以说,在大约6500种已知的哺乳动物物种中,绝大多数都有开放的关系。
第一作者尼古拉斯格雷贝格雷贝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安排。”杜克大学克里斯蒂娜德里亚教授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说。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一些物种在生物学上倾向于长距离交配,而另一些则生活在野外?
过去30年对啮齿动物的研究表明,交配时会释放两种激素,催产素和加压素,这表明持久爱情的关键可能在于它们对大脑的不同作用方式。
一些最初的线索来自对田鼠有影响力的研究。田鼠是一种像老鼠一样的小型哺乳动物。与大多数啮齿动物不同,它一生都可以交配。当研究人员将一夫一妻制草原田鼠的大脑与滥交的草原田鼠的大脑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草原田鼠对这些激素有更多的“停靠点”,尤其是在大脑奖励系统的某些部分。
自从发现这些“拥抱化学物质”增强了田鼠体内男女之间的结合,研究人员一直在想它们是否能在人类身上以同样的方式发挥作用。
这就是杜克的团队转向狐猴的原因。尽管狐猴是我们最遥远的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但与田鼠相比,它们与人类的基因匹配更紧密。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放射自显影术的成像技术,在杜克狐猴中心绘制了12只自然死亡的狐猴大脑中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结合位点。
这些动物代表了七个物种:一夫一妻制的红腹狐猴和猫鼬狐猴,以及同属的五个混血儿。
Graber说:“它们确实是唯一具有可比性的自然实验,可以发现灵长类动物一夫一妻制的生物学特征。”
将狐猴的脑成像结果与田鼠和猴子进行比较,发现激素受体的密度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换句话说,催产素和加压素似乎作用于狐猴大脑的不同部位,这意味着它们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这取决于目标细胞的位置。
但是在狐猴中,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一夫一妻制物种和杂交物种之间几乎没有一致的差异。
格里伯说:“我们没有看到配对结合回路的证据,这种回路与啮齿动物大脑中的回路相似。”
接下来,研究小组研究了如果催产素被阻断,狐猴夫妇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他们喂食一种拮抗剂,暂时阻止催产素与大脑中的受体结合。
那么狐猴能教会我们爱吗?作者说,他们的发现警告不要根据啮齿动物实验得出人类社会行为是如何产生的简单结论。
Gleb说,催产素可能是田鼠的“专用药”,但它可能是各种大脑化学物质和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作用,使狐猴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产生了持久的接触。
格雷伯说:“大脑中可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实例化一夫一妻制,这取决于我们在看什么动物。”“发生的事情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多。”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