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研究由焦念志教授 张耀教授和吕宗庆博士牵头。在之前的研究中,焦等人。发现使用天然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有机物的监测指标具有
本研究由焦念志教授 张耀教授和吕宗庆博士牵头。在之前的研究中,焦等人。发现使用天然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有机物的监测指标具有误导性,可以将水体中的难溶溶解有机物(RDOM)判断为污染物。后来吕宗庆发现,在污水处理行业,为了达到COD排放标准,可能已经去除了大量的RDOM,从而促进了温室气体(GHGs)的排放。
吕宗庆、山晓玉与焦教授、张教授一起,试图估算污水处理行业因应用COD标准可能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的量,以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有机物可以转化为。
研究人员收集了全球五大洲86个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数据,并以(COD-BOD)作为难处理有机物的指标,估算出难处理有机物的比例在进水、去除和出水。他们发现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去除的有机物中有 55% 是由难处理的有机物贡献的(下图)。
然后,该团队估算了中国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年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总量,并使用有机物转化为温室气体的模型进一步估算了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量。他们发现,2018年难降解有机物处理释放的甲烷量可能高达38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中国湿地每年固碳量。这表明使用 COD 作为有机污染的指标是不恰当的,需要修改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OD 是一种监测指标,已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了数百年。但是,它有逆转水体碳汇的风险。作者认为,将无毒的难降解有机物留在废水中可能会产生显着的碳汇,并在处理过程中节省能源,旨在实现废水处理行业的碳中和。本文为污水处理行业的碳中和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