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健康网
立秋后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自然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新陈代谢出现阳消和阴长的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夫四时之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应顺应秋令之气候,注重阴液的滋养和功能物质的内敛,不管是从精神情志还是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均需遵守养阴和收敛的原则。
起居调养
Part1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以及成熟的季节。然而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紧急,秋令之肃杀之气最易对人的情志造成影响,出现情志方面的紧张、敏感、猜忌等,有碍于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所以在这个季节往往需要早睡早起,使人体的机能通过充足的睡眠得到很好的修复,使外散的神气得到收敛,从而使人体的内环境和秋气之间达到相互间的平衡。优质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人体精气的恢复,使人体可以适应于外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秋季最佳的睡眠时间一般以晚九点到十点至次日早晨五点到六点为宜。
Part2午休以养精气
中医认为,中午是一天中阴阳交接之际,午后在一天中的阴阳规律就相当于秋季在一年中的阴阳规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之时。顺应一天中的阴阳消长变化,午后歇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具有颐养精气,调节机体内环境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健康益处极大,尤其还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Part3秋季穿衣
中医有句古话叫做"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那么为什么要"秋冻"呢?其原因是由于秋天的上一个季节对应了夏天,而夏天是一年四季中阳热之气最最旺盛的时候,入秋之后虽说气温已经下降了,但是夏天之阳热之气还需要一个由阳转阴的过程,这个时候如果过早穿上了长衣厚衣,就会助长阳气,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有碍于阴气的濡养。
饮食调养
Part1润肺养阴
秋气内应于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的真气之源,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出现声音嘶哑、咽干鼻燥、咳嗽胸痛等肺部疾病,所以饮食的重心要注重养肺。
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燕窝、银耳、甘蔗、梨、鳖肉、猪肺、蜂蜜、鸭蛋、饴糖、豆浆、橄榄、乌骨鸡、芝麻、核桃、糯米等食物。
Part2少辛多酸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功效,酸味食物则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少食辛味食物,可防止肺气太盛,多食酸味食物则能够抵御过剩肺气的侵入。
少辛多酸,就是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之品,适当的增加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如石榴、葡萄、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荠菜等。起到防止辛散,收敛固涩的作用。
Part3多食粥
初秋时节,天气仍然炎热,空气潮湿,加上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会过度贪食,损伤脾胃。粥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营养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
穴位保健
迎香穴
秋季气候变化较大,更加易受凉感冒,引发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如果出现闻不到味道、鼻塞等,可以按揉迎香穴,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食指指尖,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红为度。
承浆穴
秋季干燥易出现口干口渴、咽干等不适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可适当压揉在下唇凹陷处承浆穴,口腔内会涌出津液。点揉承浆穴具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作用;承浆穴位于下唇正中,用拇指指腹压揉此处30余次,口渴感即可消失。不仅预防秋燥, 还延缓衰老使面色红润。
孔最穴
中医认为刺激孔最穴具有清热止血、润肺理气的功效,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痛、支气管炎、鼻出血、便血、肘臂痛等病症,孔最穴位于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掌侧横纹上7寸。采用按揉孔最穴的方式,用拇指指腹按揉孔最穴,力度可稍重,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左右两侧的穴位,每次各按揉100余次,或1-3分钟即可。
标签: 立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