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外心脏骤停后接受治疗性低温治疗的患者中,与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在31摄氏度以下(约华氏88度)以下冷却24小时的患者在六个月的死亡或神经系统不良方面无差异指南建议的冷却温度为34 C(约93 F)。这些发现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第70届年度科学会议上提出的一项研究的一部分。
低温治疗是将人体的身体冷却到远低于正常体温的过程。已经显示,它可以改善已经复苏但在心脏骤停后(心脏停止有效抽动时)仍保持昏迷状态的人们的生存率并减少其对大脑的损害。当前治疗体温过低的指南建议将身体冷却至32-36 C,持续24小时。这项新研究发现,更深的冷却至31°C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我们的试验结果不支持使用31 C的中等治疗性低温来改善院外心脏骤停的昏迷幸存者的神经系统预后,”美国大学介入心脏病学家Michel R. Le May医学博士说。渥太华心脏研究所和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这些发现不支持改变当前的指南;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策略来改善这些目前预后不良的患者的预后。”
该试验招募了2013年至2020年之间在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接受院外心脏骤停治疗的367名患者。如血压恢复所示,所有患者均已成功复苏,但仍保持昏迷状态。用血管内装置对参与者进行冷却,该装置使用温度控制的充满盐水的气球经静脉插入心脏附近,以改变患者的体温。对于一半的患者,将血管内装置设置为将身体冷却至31°C,对于另一半的患者,将装置设置为34°C。一旦达到目标温度,则将温度保持24小时,然后再对患者进行加热达到每小时0.25度的正常体温。
该试验是首次使用随机,双盲方法测试治疗性低温的不同目标温度的试验。通过在血管内机器上的温度显示器上放置一个防护罩,可以防止监督治疗的医生看到温度设定值。护士意识到温度,但保留了单独的图表以保持主治医生之间的盲目性。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六个月时死亡或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的综合结果,其中48%的患者冷却至31 C,45%的患者冷却至34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单独评估这些结果时,在死亡率或不良神经系统结果方面,两组之间也没有显着差异。研究人员按性别,年龄和其他变量检查了结局,但在所分析的任何亚组中均未发现显着差异。
标签: 治疗性低温疗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