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恶性淋巴瘤有救吗,恶性淋巴瘤到底有多“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的英年早逝,让很多认识和喜欢他的观众都很难过。从确诊到死亡不到10个月,这个结果让人无法接受。悲痛中,人们不禁要问,
淋巴瘤能坏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在积极合理治疗的情况下,罗京连一年都没活下来?自1832年英国病理学家霍奇金报告7例淋巴瘤以来,人们对其研究已有近200年。
但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电离辐射、遗传因素和某些病毒有关。所以,不要相信那些故作高深、一本正经的所谓“预防策略”。面对淋巴瘤,人类现在只能打遭遇战。
不可能像预防某些传染病一样进行针对性防御。但即使在一场遭遇战中,它仍然是我们获胜的必要前提。与其被打懵了,不如管中窥豹。淋巴瘤在国内比较少见,但近年来,
但新增病例逐年增加,每年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排名第九,女性排名第十。高发年龄为40 ~ 50岁,平均死亡年龄不到50岁。
在病理学上,恶性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并可根据细胞大小、形态和分布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是不同的。
而同一个病理类型的淋巴瘤有着相对相似的生物学行为,所以如果问淋巴瘤一般有多坏,真的很难一言以蔽之。罗京淋巴瘤属于NHL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是我国最常见的病理亚型(亚型,即亚级分类),约占全部NHL的40%,属于一类风险水平中等的淋巴瘤。
在WHO2008最新的淋巴瘤新病理分类中,DLBCL已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疾病类型――包括十余个亚型,每个亚型的生物学行为各不相同。我们可以认为DLBCL的病理类型仍是研究比较深入的一种。
为了攻克这一顽疾,世界各地的医生和学者都在付出艰苦的努力。但起初由于各临床试验和肿瘤中心采用的淋巴瘤评价标准不同,在许多相关因素上存在不同的定义,没有一致的疗效评价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临床试验终点。
这使得临床试验的结果很难比较。夸张点说,百家争鸣,成了鸡自说自话,严重影响其效率评价。1999年,一个由专门从事NHL研究的临床医生、放射学家和病理学家组成的国际工作组,
制定淋巴瘤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指南。该指南迅速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新药认证机构的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大量新药的批准。随后,德国淋巴瘤协作组启动了淋巴瘤国际统一项目,以达成共识。
达成了修订后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新标准,并于2007年2月10日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新指南进一步促进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
在治疗方面,由于更合理的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DLBCL从不治之症变成了潜在可治愈的疾病。对于早期发现的病例,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我们在新闻中可以看到,罗京的一些同事认为他的淋巴瘤是过度劳累所致,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学者在病因学理论上做出过这样的解释,活在当下。
有多少人不是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下?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简单直接的解释,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当然,罗京的英年早逝确实与他对自己健康的忽视有关。即使我们真的不能在病因学上进行有效的预防,
但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发现疾病,治疗结果可能不会是今天这样。罗京虽然在体检时发现了这个病,但是发现的时候已经不早了。资料显示,临床分期~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低于30%。
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主任胡琛对罗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于肿瘤深感遗憾。事实上,以干细胞移植为主的化疗方案的5年生存概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55% vs 37%)。
具体到每个患者,其预后仍难以估计。另一个淋巴瘤大家族HL的预后要好得多。对于、期HL,5年生存率可达98%。在经典教科书中,HL已被列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但其必要前提仍是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期HL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1.9%。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献中有“工防疾病”的说法,这其实就是今天的防病理念。当然,理想的情况是在病因学层面进行预防。
防止致癌因素侵入人体,称为一级预防。但是,从已知的致癌物来看,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完全防止致癌物侵入人体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淋巴瘤等肿瘤了,其致癌物远未明确。退而求其次,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发现,争取治愈,把肿瘤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呢?因为所有的淋巴瘤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推荐是“触诊”——触摸。因为大部分淋巴瘤患者都是从浅表淋巴结开始的,比如颈部、腹股沟、腋窝淋巴结,这些部位很容易摸到。通常情况下,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并被感染时,淋巴结会肿胀疼痛。
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会自然缩小。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淋巴结无痛、进行性,并且可以排除淋巴结肿大的明显原因(如炎症),就应该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淋巴肿瘤的可能。
此外,HL还有一个独特的临床表现,就是饮酒引起的淋巴结疼痛。当淋巴瘤患者出现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时,往往提示淋巴瘤已进入晚期或病灶已扩散。最后,我不得不提醒读者,
淋巴瘤只有早期发现且规范治疗才有机会长期存活,而对于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我国来说,“规范治疗”并不是哪家医院都能做得到。只有大型综合医院的肿瘤科或者正规肿瘤医院才可能有这个技术实力。
注解1、1832年英国病理学家霍奇金(Hodgkin)报道了7例原发于淋巴结与脾脏的肿瘤,而将其提出为一种独特的肿瘤并正式命名为Hodgkin淋巴瘤的却是1865年的英国内科医生Wilks。
2、关于肿瘤的命名:我们平时所谓的癌症,其实是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由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良性肿瘤通常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一“瘤”字,
但叫某某瘤的却不都是良性,比如淋巴瘤,在临床上往往省去恶性二字,并不意味着是良性。3、关于5年生存率: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采用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明确的情况作为统计指标,这就是医生常说的五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系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病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各种肿瘤规范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五年内不复发,
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 恶性淋巴瘤到底有多“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