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也并不均匀。
各种组织器官的水分(以重量计)
身体缺水的信号会受到工作负荷情况、机体健康状况、热的耐受能力、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但一般来说,在你感到口渴之前,身体就已经达到了1%的缺水或已经失去了相当于体重2%左右的水分。
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依次会出现从口渴到口干、燥热、压抑、食欲减退,难以集中精力,头疼、烦躁、困乏,较长时间无尿意或者尿液的颜色变深和气味变浓等表现。
如果失水情况持续,就会出现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过度呼吸导致肢体末端麻木和麻刺感,甚至晕厥,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量基本等于排出量,变化幅度在1%~2%以内。
一个体重65千克的轻体力成年人,通过皮肤蒸发、排尿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人每日应该补充2500毫升左右的水。
但是,我们所需的水,并不完全来自于饮水,还有日常饮食中的五谷杂粮、肉蛋奶、蔬果等,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约1500-1700毫升的水。
如果,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则每天需饮约7-8杯。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增加1/3的补充水量。
如何正确喝水?
饮用白开水
是最能补充人体水分的方式,或者用较淡的茶水替代部分白开水。
但不能用含糖酒精饮料、浓茶、咖啡、奶茶、苏打水等饮品代替水,这些饮品虽然可能暂时会减轻口渴的感觉,但很快就因增加尿量而加重缺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不鼓励一次性大量饮水,养成口渴前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尤其是在吃饭前,喝大量的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和吸收。
适当增加饮水量
在夏季等高温、干燥环境下,或运动量、工作强度大时,饮水量也需要相应地增加,并需要考虑同时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盐分)。
标签: 缺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