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笑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授时中心在蒲城哪里,授时历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有三人,许衡、王询、郭守敬。
2、许衡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
3、怀庆路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
4、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5、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
6、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
7、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
8、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9、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
10、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11、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
12、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
13、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14、2、王询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文学家。
15、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16、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
17、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议拟稿》三卷、《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注释》十二卷留传后世。
18、3、郭守敬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
19、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20、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21、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
22、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23、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24、扩展资料:《授时历》的历史意义: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
25、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26、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27、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
28、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
29、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
30、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没能观察到罢了。
31、《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
32、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
33、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3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授时历郭守敬。
35、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
36、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37、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38、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
39、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40、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41、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2、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
43、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44、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45、扩展资料:《授时历》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
46、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
47、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48、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49、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
50、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
51、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
52、是否《授时历》错了,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
53、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没能观察到罢了。
54、《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
55、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
56、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57、《授时历》过程:郭守敬首先检查了大都城里天文台的仪器装备。
58、这些仪器都是过去金国的遗物。
59、其中浑仪还是北宋时代的东西,是当年金国占有北宋的京城汴京以后,从那里搬运到金国中都来的。
60、当初,一共搬来了三架浑仪。
61、因为汴京的纬度和金中都相差约四度,不能直接使用。
62、金国的天文官曾经改装了其中的一架。
63、这架改装的仪器在元初也已经毁坏了。
64、郭守敬就把余下的另一架加以改造,暂时使用。
65、另外,天文台所用的圭表也因年深日久而变得歪斜不正。
66、郭守敬立即着手修理,把它扶置到准确的位置。
67、这些仪器终究是太古老了,虽经修整,但在天文观测必须日益精密的要求面前,仍然显得不相适应。
68、郭守敬不得不创制一套更精密的仪器,为修历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69、历法的制定工作中所必须的天文观测,主要是两类。
70、一类是测定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冬至和夏至的确切时刻;用的仪器是圭表。
71、一类是测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应用的主要工具是浑仪。
72、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
73、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
74、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
75、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
76、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77、这种仪器看起来极简单,用起来却会遇到几个重大的困难。
7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守敬郭守敬与《授时历》元朝统一中国以前,中国所用的历法是《大明历》。
79、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历法误差很大。
80、元朝皇帝忽必烈决定修改历法,派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这项工作。
81、 郭守敬认为:历法要精确必须经过实地测验,而要进行测验必须有精密的仪表。
82、因此,他自己动手改造和创制了许多天文仪器。
83、 元代以前,用来测量日月等恒星和行星位置的仪器是浑仪,但它结构复杂,转动不灵活。
84、郭守敬根据自己的观测经验,把浑仪改装成两个简单的装置,叫作“简仪”。
85、简仪很精密,不但使用方便,观测结果也比浑仪准确得多。
86、 郭守敬还研制了仰仪,用来观测太阳的位置和月食。
87、他还改革了圭表,创制了景符等仪器。
88、景符与圭表结合使用,可以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变化。
89、 有了先进的仪器后,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大都(北京)建一座新的司天台(天文台),又建议在全国分期分批设立观星台,开展实测。
90、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测影点,派出十四个历官。
91、郭守敬亲自经广州到最南边的南海进行测量。
92、 新的司天台在大都修好后,郭守敬把各种最新式的天文仪器安放在上面,日夜进行天体观测。
93、 郭守敬等人经过辛勤的工作,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这个数字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
94、根据这一数据,郭守敬终于完成了新历法的编制工作。
95、新历法被命名为《授时历》,意思是要告诉老百姓日月时光,不要错过了农时。
96、 授时历 --------------------------------------------------------------------------------郭守敬是邢州人。
97、在祖父的影响下,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
98、 忽必烈统一北方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整治水利,征求这方面的人材。
99、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郭守敬对北方水利情况十分熟悉,当时就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
100、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就派郭守敬担任提举各路河渠的职务,经办河道水利的事。
101、 元世祖灭南宋以后,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
102、农业生产要利用历法。
103、元世祖决定统一制订一个新历法。
104、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
105、负责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
106、郭守敬因为精通天文、历法,也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107、 修订历法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提出设计一套新的仪器。
108、他觉得原来的浑天仪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还创制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刻度精密的简仪。
109、他制作的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比旧的仪器高得多。
110、有了好的仪器,还要进行精确的实地观测。
111、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报告的时候,提出在太史院里建造一座新的司天台,同时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的打算。
112、 经过王恂、郭守敬等一起研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测点。
113、最北的测点是铁勒(在今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最南的测点在南海(在今西沙群岛上),选派了14个监候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
114、郭守敬也亲自带人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
115、各地的观测点把得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太史局。
116、郭守敬根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
117、这种新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
118、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
119、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
120、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302年。
121、是一本由郭守敬王洵等修著关于计算日期的书,与其计算 配套的是简仪,这一点高中《历史》必修三会有学习到郭守敬与《授时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