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诗词学会入会申请表下载,中华诗词学会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4月16日 22:54 如何写诗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
2、诗歌并不例外。
3、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 韵文。
4、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
5、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
6、最初的诗 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
7、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8、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9、 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
10、大家不 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
11、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 近体诗。
12、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13、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
14、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
15、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16、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
17、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18、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
19、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
20、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21、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
22、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23、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
24、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25、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
26、首尾 四句不排。
27、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
28、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
29、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2、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
33、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34、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35、四声和平仄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36、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
37、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38、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
39、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40、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41、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
42、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
43、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
44、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45、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
46、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
47、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
48、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因(阴)、忍(上)、印(去)、一(入);人(阳)、忍(上)、印(去)、日(入);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49、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50、五言律诗的平仄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
51、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
52、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
53、现在,先说平仄。
54、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
55、如写五言,平仄如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6、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7、这些平仄,共八句。
58、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
59、但这并不困难。
60、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
61、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
62、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
63、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
64、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
65、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
66、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
67、(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
68、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69、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70、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2、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73、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
74、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
75、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76、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
77、这是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7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7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0、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1、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2、这首诗的平仄,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
83、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不难会发觉第三、第七和第八这三句,有些和格律不符。
84、例如第三句的“一”字,应为平声,现在却是仄声,整句就要变成“仄仄仄平仄”;第七句的“挥”字和“兹”字也不合,应仄而平,应平而仄,变成了“平仄仄平仄”;最后一句的“班”字也不对,应仄而平,成为“平平平仄平”了。
85、这些不符平仄之处,是不是诗人不小心,下笔有误呢?抑或是在遣词用字时,找不到更适宜的,因此就将就一下算数呢?不。
86、要知道,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在谈平仄的时候,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87、”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每句凡第一、三、五这几个字,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但第二、四、六,却一定要严守格律,不能弄得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
88、这首诗因为是五言,所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89、”试看看全诗那三句不协平仄的字,不是在每句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么?前面所举出的李白那首《送友人》,第一句“青山横北郭”,跟以后的句子是不押韵的。
90、这种句式,在谈平仄的开始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了。
91、现在,再举一首,是由第一句开始便押韵的,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9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9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5、这诗押的是庚韵,跟李白那首《送友人》一样。
96、可是由第一句起,便开始押韵了,这因为它采用的是这一平仄格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97、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98、如果要温习一下这些平仄格式,拿这和上面所举出的例子来参照对看,杜甫这首五言律诗,只有第三和第七句的起首一字外,全诗的平仄,都是绝对依照规格的。
99、至于第三、七句起首这个字,当然是运用“一、三、五不论”这个原则了。
100、人们说,杜诗格律严谨,这不仅指他的笔法、意境而言,并且和他的格律有关的。
101、试看,这首诗的对仗是多么工整,而平仄又多么谨守不易,所以,读来声调铿锵,不同凡响。
102、要学好平仄,这里不妨再提供一个窍诀:多选几首平仄和原格律一字不易的好诗,熟读到能够背诵,以后写诗时,便在心里有一个范本,不怕有错;也不必老念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这一套了。
103、有些旧诗的范本如《唐诗三百首》,在每一首诗的文字旁边,都标点有平仄符号的,那是平声用圈(o);仄声用点(.)。
104、找一本这样的范本来看看,这对于初研平仄的人,是很有帮助的七言律诗的平仄七言律诗,跟五言律诗,都是在唐代时,才大未流行的。
105、而且,七言在后来,树林上还比五言为多。
106、在唐代以前,五言诗已大为普遍,而七言的古诗也甚少。
107、这可见事物是由无到有,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
108、说到七言律诗的声调、平仄,大致和五言律诗差不多。
109、前人说,五言出于四言,现在我们也可以说,七言出于五言。
110、试看只要在五言律句的每句上面加上两个字,便成为七言了。
111、举个例子,比如五言是“仄仄仄平平”,若加二字,便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是“平平平仄仄”,若加二字,即成“仄仄平平仄仄仄”。
112、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凡是平声开始的句子,加上两个;反之,仄声开始的却加两个平声。
113、现在将七言律诗的两种平仄公式,分举如下。
114、平起定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15、拿这定式和五言的参照一下,不是很明显地表示出,它是由五言发展而来的吗?它一样遵守着“平起平收”的规律。
116、此外,这一式如首句不押韵,同样可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117、现在再拿两首唐人的七律来作实例参看。
118、这是刘长卿的《长沙过贾宜宅》。
119、平仄如上面的定式,首句开始押韵: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120、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121、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再看元稹的《空悲怀》。
122、平仄虽用的是上面的定式,但首句不押韵,所以,第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123、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124、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125、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126、七言律诗,除了上面所举出的一种“平起平收”的定式之外,一如五言律诗一样,也有另一种“仄起平收”的定式。
127、这里且把它抄下来。
128、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29、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0、如果用这一式,首句不押韵的话,应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
131、现在也举两首唐诗作实例,不妨以此来比对一下。
132、这是杜甫的《蜀相》,平仄就是用上面的定式,并且一开始押韵: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3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3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另一首也是咏叹诸葛孔明的《咏怀古迹》,虽用同样的平仄,首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句一般是不算协韵的。
136、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37、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138、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139、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上面所举的各实例,如果你小心核对,发觉其中个别的字,若有不合平仄之处,那也不能算错的;因为你别忘记我们曾提到过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
140、关于律诗的平仄,五言的也好,七言的也好,到此可以告一个段落。
141、但是,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和方式,此外,还有许多特殊和值得一谈之处。
142、以后,我们谈过了绝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再一一作更详细的谈论和指出的。
143、相同字、下三连、孤平什么又叫做相同字、下三连、孤平呢?相同字,这比较易于解释。
144、比如《黄鹤楼》中开头那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每句都有一个“黄鹤”重复,这不是相同字吗?在古诗中,以相同的字,相同的词,甚至相同的句来表现,并不出奇。
145、那不特不算不妥;而且,诗人还王往往要让某些字或词,在诗中重复几次,以求取得明确的意思,或者加强其气势哩!翻开最古的诗集《诗经》,便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146、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147、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148、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149、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150、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151、《诗经》如此,其他的民歌也如此。
152、我们可以再看两首:《沧浪之水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渔戏莲叶东,渔戏莲叶西,渔戏莲叶南,渔戏莲叶北!但这种写法,在唐以后的近体诗中,已经没有;就是盛唐诗人所写的古时,也没有这类句法和大量重复的字、词、句了。
153、在古时中,可以大量运用的字、词、句,而在律诗、绝句中,却引为禁忌,这不单是诗风的问题,主要是古人用语简单,而古诗大半又是源于民歌民谣,口语化得多。
154、近体诗已成为文人笔下的文艺作品,自然是要字斟句酌了。
155、也许有人说,除了《黄鹤楼》一诗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不是一开始也有相同字吗?它开头的两句便是:“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一句中便有两个“凤凰”,这岂非比之《黄鹤楼》更为甚?但要知道李白此作,是刻意模仿《黄鹤楼》,而且要与它争胜的。
156、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
157、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158、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
159、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160、我们已经谈过,律、绝虽受一定的平仄格律限制,但是,一般仍有一个通融的规律,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61、”意即单数的字,无论在七言、五言中,都可以变通,不必一定严守平仄,但双数的字则否。
162、比如:“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在写诗时,诗句的平仄可以变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也行的。
163、这样的句子很多。
164、然而,可不可以一下子变为“仄平平仄平平平”呢?这诗把一、三、五三个字的平仄都变了。
165、但那却是不许可的;因为这句最后三个字,却一连用平声,读来极不顺口。
166、不过,《黄鹤楼》的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正是如此。
167、那是例外的例外。
168、应该知道:无论是平声也好,仄声也好,都不可以在句末一连三个出现的。
169、只要多读一下前人的诗,便知道了。
170、至于说到孤平,那就是在每一句中,单独一个平声字被夹在句子里,如:“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也是不行的。
171、但《黄鹤楼》却有这种句子,所以又是特别的例外。
172、以前,我们谈律诗、绝句的格式时,曾经指出过一些记忆那些平仄的窍诀。
173、如果更具体地来说,这就是前人们在做诗时所常提到的“黏”“对”法。
174、什么叫做“黏”和“对”呢?先举一个平仄的格式(仄起定式)为例:仄仄(起)仄平平,平平(对)仄仄平,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175、仄仄(黏)平平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176、细看上述的平仄格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规则,即“对”和“黏”。
177、所谓“对”,就是由第二句起,每句的第二字、第四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和上句的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
178、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接着的第二句第二个字,便要用平声来和它“对”了。
179、同样,同一格式的起句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句的第四个字,便要用仄声来对。
180、所谓“黏”呢?那是每句的第二、四个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与上句的平仄黏连相同。
181、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第二句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三句第二字,也必须是平声。
182、四、六等字类推。
183、如果应黏反对,或应对反黏呢?换言之,应仄而用平,应平而用仄呢?这就叫做“拗”了。
184、为什么“黏”“对”之法,只以二、四、六字为标准呢?这诚如我们以前谈过,一、三、五等字,是可以通融变化的。
185、“失黏”和“失对”我们既然明白了什么叫做“黏”,什么叫做“对”,这不特在做起律诗和绝句来,不会出现拗声,违反平仄格律;而且,在记忆这些平仄的格律的时候,也容易得多。
186、为什么呢?记忆的窍诀是这样的:当念出第一句,即起句的平仄之后,第二句便立刻用“对”,而第三句用“黏”,第四句又用“对”。
187、这样一“对”一“黏”相间,无论是八句的律诗也好,四句的绝句也好,只要记住每句的二、四、六字,都要符合“对”和“黏”的方法,平仄自然不会错了。
188、在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都必须遵守这“对”、“黏”的平仄规律。
189、否则,违反法则,便叫“失对”和“失黏”(“失黏”也有人叫做“失严”)。
190、特别在做律诗的时候,这规律犹应严格遵守。
191、不过,唐代诗人作品中,也偶有“失对”的。
192、至于“失黏”的更多。
193、 这里举一个“失黏”的例子: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这首诗,按格律,既然起句第二字是平声,第二句第二字用仄声来“对”,这没有错;但第三句第二字就该用仄声来“黏”了,可是这里却用了平声,连第四句也随之错了。
194、整首诗只有“对”,而没有“黏”,故叫“失黏”。
195、这种错失,在古人也许是有意的,但新学者做诗时,是最常犯的。
196、所以要特别留意,不要拿古人的例外的作品,为自己辩护。
197、近体诗的“拗救”我们已经谈过,在近体诗中,对于平仄的运用,是有一定格式的。
198、如果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谓之“拗”。
199、本来,既有“一三五不论”的例,那么,凡在“不论”的情况下,拗了也可以不去管它。
200、但有些作者,为了声调悦耳起见(因为句中的平仄一旦有拗,读来便不顺口。
201、诗歌的起源和音乐有绝大关系,所有的平仄格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既在一三五之处拗了,便索性在对句的一三五处再拗一下,这就叫做“拗救”。
202、拗救之法,至少有如下数种。
203、先看第一种。
204、比如,七言出句(即起句)第一字,该仄而用平;则对句(接着的一句)第一字该平反而用仄: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闲”字应仄而平;因此“自”字应平反而用仄。
205、这种“救”法,叫对句相救。
206、再看第二种。
207、比如,第三字应仄而拗为平;那么,本句的第一字便将该平而拗为仄了。
208、如不救,就会出现三个平声,读来不悦耳,试看:夕阳城外角偏愁,原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现改为“仄平平仄仄平平更吹羌笛关山月。
209、原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现改为“仄平平仄平平仄”。
210、至于五言出句第三字或七言出句第五字拗了,就常用对句相救。
211、如: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212、上句“仄仄平平仄”,现改为“仄仄仄平仄”;下句“平平仄仄平”,现改为“平平平仄平”。
213、雨中草色绿勘染;江上桃花红欲燃。
214、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现改为“仄平仄仄仄平仄”;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现改为“平仄平平平仄平”。
215、上次,我们所谈道的近体诗“拗救”法,那些已谈过的例子,一般是可救可不救的;因为在整个句子中,只有一个字拗了的时候,而且是在一三五之列,即使不救,那影响也不大,这不算违格律。
216、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之下,如果拗了一个字,那怕它是在一三五之列,也必须救。
217、那救法,一为本句自救,例如:欲归翻旅愁,本为“平平仄仄平”,现改为“仄平平仄平”。
218、酌酒与君君自宽,本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现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219、为什么这两句必须用本句自救呢?这道理如下:我们试看第一例,如把它写作“欲归泛旅愁”,那会怎么样呢?照格律而言,虽是没有问题的;但读来不特不顺口,而且平仄就变成“仄平仄仄平”,这正犯了近体诗的一大忌--孤平。
220、至于第二例,情形也一样。
221、第三个字的平仄拗了(平声拗为仄声),如不在第五字也拗一拗来相救的话,其结果也是犯孤平。
222、由此可知,在近体诗的格律中,虽有“一三五不论”的变通办法,但也不可以握着这个死教条,一成不变,那还要看这一句式是否适宜运用。
223、平仄与诗作读旧诗中的近体诗,如果我们只是注意它们的平仄,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有许多作品,往往是出乎我们意表地不尽合乎格律的。
224、尤其是唐诗,这种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225、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其中甚为著名的那首《黄鹤楼》了。
226、但是,就在一般初学者常读的《唐诗三百首》中,《黄鹤楼》并不算得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哩。
227、这里随手就可以举出一系列这类的例子来: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明月来相照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新嫁娘词 王建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簔笠翁 独钓寒江雪严格地说,这些诗都是在第二、三句“失黏”或“失对”的拗体,在七言中也有同样的例子。
228、由此可见,格律也者,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我们谈旧诗的平仄,也应到此为止了。
229、正是:平仄对黏 到此方跨一步律诗绝句 劝君莫废半途参考文献:新声诗社。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