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了在较温暖(较高的 CO 2)的上新世晚期和较寒冷的时期,持续的千禧年规模的亚洲冬季季风...
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了在较温暖(较高的 CO 2)的上新世晚期和较寒冷的时期,持续的千禧年规模的亚洲冬季季风 (AWM) 强度波动叠加在 41 kyr 和 ~100 kyr 的轨道变化上。(较低的CO2)早更新世,响应外部天文强迫和内部气候动态。
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敖红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人员从此前未描述的中国黄土-古土壤/红土中构建了古地磁测年、百年分辨率的3.6至1.9 Ma的粒度记录。粘土剖面反映了大约 270 万年前 (Ma) 北半球冰川作用 (iNHG) 加剧期间轨道和千年尺度的 AWM 变化。
iNHG标志着全球气候从相对稳定的温暖上新世状态向较冷的第四纪状态的转变,其特征是持续至今的更大幅度的轨道尺度冰期-间冰期振荡。
冷干AWM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的西北平流,是由寒冷的中高纬亚洲大陆内陆上空的西伯利亚高压单体和相对温暖的印度洋上空的低压单体之间的压力梯度引起的。太平洋暖池和西北太平洋连接着高低纬度气候过程,对亚洲冬季气候、农业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过时的高分辨率记录稀少,iNHG 上轨道和千禧年尺度 AWM 变化的特征和潜在动态仍然受到很少的限制。
为了重建 3.6 至 1.9 Ma 和整个 iNHG 之间的轨道和千年尺度 AWM 变化,研究人员从黄土-古土壤中收集了 3,571 个无定向样品用于现场粒度测量,并收集了 251 个定向块样品用于实验室磁性地层分析。 /中国黄土高原中部红粘土剖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