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常很高兴在他们的数据中发现规律性和相关性——但前提是他们能够解释它们。否则,他们担心这些模式可能只是揭示了数据本身的一些缺陷,即所谓的实验假象。
这正是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EPFL) Nicola Marzari 团队的科学家们所担心的,他们注意到两个广泛使用的电子结构数据库——材料项目 (MP) 数据库和材料云 3 维数据库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模式。晶体结构“源”数据库(MC3Dsource)。
这两个集合包括超过 80,000 个实验材料和预测材料的电子结构,原则上,所有类型的结构都应该平等地代表。但科学家们注意到,两个数据库中大约 60% 的结构都具有由 4 个原子的倍数组成的原始晶胞(晶体结构中可能的最小晶胞)。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四法则”,并开始寻找解释。
初步调查
“第一个直观的原因可能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当传统晶胞(比原始晶胞更大的晶胞,代表晶体的完全对称性)转变为原晶胞时,原子数量通常会减少四倍。 ”,Elena Gazzarini 说道,她是 EPFL 材料理论与模拟实验室 (THEOS) 的 INSPIRE Potentials 研究员,现任职于日内瓦的CERN。 “我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用于‘原始化’晶胞的软件是否正确地完成了这一任务,答案是肯定的。”
从化学角度来看,另一个可能的嫌疑是硅的配位数(可以与其原子结合的原子数量),即四。加扎里尼说:“我们预计会发现遵循四规则的所有材料都包含硅。” “但他们又没有这么做。”
四法则也不能用化合物的形成能来解释。加扎里尼说:“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材料应该是最受能量青睐的,这意味着最稳定的材料,即具有负形成能的材料。” “但我们通过经典计算方法看到的是,四法则和负形成能之间没有相关性。”
由于这两个数据库涵盖的材料空间巨大,从小单位到具有数十种不同化学物质的非常大的单元,因此仍然有可能进行更精细的分析来寻找形成能和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解释。因此,该团队邀请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机器学习专家 Rose Cernosky,她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根据原子特性对结构进行分组,并研究具有某些化学相似性的材料类别中的形成能。但同样,该方法没有提供区分符合四规则的材料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的方法。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