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意忘形这个成语最初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系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破釜沉舟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2、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
3、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4、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
5、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
6、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7、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8、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9、这就叫破釜沉舟。
10、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11、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12、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
13、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
14、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15、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16、江郎才尽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 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17、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 了,而且退步不少。
18、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 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 平淡得一无可取。
19、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 缎还他。
20、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采了。
21、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 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
22、据说从此以 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23、赴汤蹈火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刘表拥兵十万,称雄荆州(今湖南、湖北)。
24、他外表儒雅,但内心多疑。
25、当时,实力最强的要数曹操和袁绍,他们分别使用伎俩争取刘表,刘表总是口头应允,实际上却按兵不动,在混乱的局势中观望踟蹰(chí chú)刘表的做法,引起他的属下不满。
26、有一天,从事中郎韩嵩谏道:“曹、袁相持不下,将军举足轻重,应择善而从。
27、若想有大作为,可乘两雄争斗之机举事;不然的话,也应择善而从。
28、倘若继续犹豫暧昧,他们势必都会移恨于您,您也就无法保持中立了。
29、”韩嵩又说:“曹操明哲,为天下贤俊所拥戴,势在必胜。
30、他一旦击败了袁绍,就会移兵进攻江汉,那时将军您就难以抵抗了。
31、所以归附曹操乃是万全之策。
32、”刘表仍狐疑不决,他问道:“如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我也难以适从。
33、目前曹操住在许昌,您替我前去观察一下他们的动静虚实,如何?”韩嵩说:“我是您的臣下,自当为您效劳,虽赴汤蹈火,死无所辞。
34、如果将军已作出‘上顺天子,下归曹公’的决策,那么派我进京是完全正确的。
35、如果您主意未定,就派我进京,天子封我一官,我就是天子之臣,按道义就不能再为将军效死了。
36、那时,将军就不要为难我了。
37、”刘表听了,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地要他去一趟再说。
38、 韩嵩到了京师后,拜见了曹操。
39、受曹操控制的汉献帝封他为侍中并任零陵太守。
40、韩嵩前去向刘表辞行。
41、 刘表得知后,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叛逆,于是召集部属,并令守卫在厅堂内,准备当众处斩韩嵩。
42、 韩嵩一进来,刘表就骂道:“韩嵩逆贼,竟敢叛我!” 韩嵩毫不畏惧,正气凛然地说:“嵩早已有言在先。
43、今日之事,是将军负嵩,不是嵩负将军!”刘表顿时哑口无言。
44、 刘表的妻子见此情景,便悄悄地劝谏道:“韩嵩是本地颇有声势的人物,况且他理直气壮,诛杀他恐众人难以服从。
45、”刘表自知理亏,只得下令赦免了韩嵩死罪。
46、 成语“赴汤蹈火”由此而来,意思是,即使是滚烫的汤、炽热的火,也敢于去践踏,比喻不避艰险。
47、 鹤立鸡群三国时代,魏国有位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名叫嵇康。
48、他身材高大,仪态俊逸,是“竹林七贤”之一。
49、嵇康放任随便,性格耿直、刚强,对当时控制朝廷的司马氏集团采取了合作态度,后来终于被司马昭杀了。
50、 嵇康死后,他的儿子嵇绍成了孤儿。
51、嵇绍,字延祖,长大后,与他父亲一样,才华出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
52、因此不论走到哪里,都非常引人注目。
53、 西晋建立后,嵇绍被朝廷征召到京都洛阳做官。
54、有人见了他后,对“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嵇绍。
55、他长得高大雄伟,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鹤站立在鸡群里一样引人注目。
56、” 王戎听了说:“喔,你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的风度呢,更胜过他哩!”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担任侍中,在皇帝身边供职,经常出入宫廷,很受信用。
57、尽管当时王室成员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局势动荡,但嵇绍对晋朝非常忠诚。
58、 公元291 年,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河间王司马顒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进兵京都洛阳。
59、嵇绍随惠帝出兵迎战,在荡阴打了败仗。
60、当时,将领和侍卫中有不少逃跑,但嵇绍始终护卫着惠帝。
61、叛军的箭雨点般地射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溅到了惠帝的战袍上,最后重伤死去。
62、惠帝对此非常感动,战斗结束后,侍从要沅去惠帝战袍上的血迹,惠帝加以阻止说:“不能洗 掉,这是嵇侍中的血啊!” 后人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仪表出众或品质、才能高于一般人。
63、指鹿为马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64、秦始皇驾崩时,宦官赵高和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串通一气,假传圣旨,逼迫本该继承皇位的大公子扶苏下台,改立胡亥继承帝位。
65、胡亥做了皇帝,即人们所说的秦二世。
66、由于赵高帮助胡亥称帝出了大力,所以胡亥拜赵高为丞相。
67、赵高做了丞相之后并不满足,还打算篡夺帝位,但是又害怕大臣们反对,于是便想先试一下自己的威信。
68、一天,赵高趁文武百官朝见秦二世的时候,特地叫人牵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当着群臣的面指着鹿说:“这是马。
69、”秦二世笑了笑说:“丞相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
70、”赵高没有理他,高声地问大臣:“这到底是马还是鹿?”群臣们有的畏惧赵高而不敢言,有的直言为鹿,有的为了计好赵高就歪曲事实跟着说是马。
71、后来,说实话的人全被赵高杀死了。
72、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了“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73、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便熟读兵书,因此只要一谈到怎样用兵,他便会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74、所以,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将之才。
75、但是,他的父亲却始终不承认儿子精通兵法,善于用兵。
76、他甚至说:“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
77、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知子莫若父。
78、赵奢对儿子的看法十分正确。
79、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大将王齿乞攻打赵国的上党,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
80、他采取固守政策,坚守长平,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秦军没能攻下长平。
81、 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雎的离间计,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
82、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
83、” 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
84、赵王召来赵括,问他说:“你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吗?” 赵括大言不惭地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那我还得考虑一下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齿乞领兵,我一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85、” 于是,赵括在接掌廉颇兵权以后,立即改变固守的策略,不久就被秦兵围困。
86、这时,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而以王齿乞为副将。
87、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后全被活埋,而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88、 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不仅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四十万军马,更重要的是从此国力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了。
89、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90、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91、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92、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93、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94、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95、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96、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97、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98、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99、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100、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101、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102、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03、图穷匕见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
104、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105、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
106、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
107、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
108、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
109、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
110、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
111、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112、 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
113、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
114、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
115、 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张得双手颤抖,脸色变白。
116、荆轲赶紧作了解释,并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
117、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
118、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
119、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120、 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
121、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
122、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
123、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124、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
125、秦王顿时醒悟过来,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126、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
127、结果未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12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南北朝时,东魏大将军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王,遂为北齐。
129、翌年,复鸩死帝与其三子。
130、天保十年,彗星出现,天有日食,洋忧其王位不保,问彭城公元韶曰:“王莽既取刘氏天下,何汉光武复得中兴?”韶竟然曰:“王莽不将刘氏家族斩尽杀绝,致留后患。
131、”洋因下令,捕戮元姓直系亲属等二十五家,拘禁元韶等十九家。
132、韶幽禁于地牢,数日不得一食,后至饿死。
133、洋乃尽诛诸元,无论老少长幼,一律斩首,共杀三千人,弃尸漳水。
134、水中之鱼食人尸骸,百姓取鱼剖腹,得人甲指,遂相诫不食,几月无人网鱼,使鱼苟活数月。
135、洋残暴屠杀元氏家族,大力扶植高氏宗室,使元氏宗亲无不惊恐万分。
136、将军元景安为求自保,召其家族商议,拟改高姓。
137、堂兄元景皓不服曰:“焉能轻易离宗改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38、”景安上白高洋,洋便杀景皓,并将其家属远徙彭城。
139、后人将“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之句,改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4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
141、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常用此语。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