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会公布了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选择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成果、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的构建、疱疹病毒的组装和致病机制、灵长类发育和长寿调控关键通路的发现。
据悉,这十大进展由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的22个会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领域同行专家评选评审,相关论文发表于《细胞》103010101《自然》等国际知名期刊,是2018年我国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
自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新调节机制
人体的自然免疫反应是一个“阴阳平衡”的动态过程。什么分子激活自然免疫反应,及时阻止免疫炎症反应,是免疫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海军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几种调节免疫启动和炎症消退的新分子,并揭示了它们的相关机制。他们发现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Lsm3b通过负反馈平衡及时终止了病毒诱导干扰素产生的信号通路,从而避免了炎症损伤。干扰素产生后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干扰素受体IFNR2通过膜易位在细胞膜上形成功能性干扰素受体,从而有效介导干扰素效应,而STAT1对核分子RNF2的泛素化修饰适度阻止抗病毒免疫过度反应。此外,DNA甲基化氧化酶TET2通过调节Socs3 mRNA的去甲基化修饰激活造血因子信号通路,促进髓系免疫细胞增殖和体内病原体清除。这些研究为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和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以上结果分别发表于《科学》 (Cell,2018,173: 634-648,173: 906-919,175: 1336-1351)、《细胞》 (Nature,2018,554: 123-127)和010。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