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整理发布:随着肾功能的下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凝血功能都有较大改变。一方面,CKD 4-5期患者血管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风险增高;另一方面,CKD 5期患者出血风险也会增高。造成以上2种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风险增高与CKD患者的血小板异常有密切联系。
2021年11月,CJASN发表一篇关于CKD患者血小板异常的综述,总结了血小板异常情况的机制与应对方法。本文对其进行摘译,希望有助于医师对CKD患者(特别是4-5期)的血管粥样硬化、血栓以及出血风险的管理。
一、机制
1.普通人群
对普通人群而言,血小板在机体未受伤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而在受伤情况下可以及时激活,形成血栓。在血管内皮未损伤时,血管内皮会分泌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环素,从而使血小板处于未激活的状态。
在血管损伤时,特别是内皮细胞损伤时,一方面,破损处的内皮细胞不再分泌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环素。另一方面,血小板会暴露于其他细胞(肌肉、皮肤等)或蛋白质(如胶原蛋白)中。此时这些细胞或蛋白质会激发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功能,例如产生血栓素A2、血小板整合素等。最终,在以上2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凝血酶,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并形成致密的纤维蛋白网络。
2.CKD患者
CKD患者血小板异常是与多种情况相关的,包括尿毒症毒素、透析、慢性炎症、内皮活化、血管完整性以及贫血等。总的来说,以上因素会对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产生影响。
① 血小板数量
对于未接受透析的CKD患者而言,他们的血小板数量并未有明显减少。然而,对于接受透析的患者而言,他们的血小板数量减少了约20%。这与血小板持续消耗相关或生成不足相关。持续消耗与透析密切相关,体外循环、暴露于透析膜都可能导致血小板聚集,而聚集后的血小板则不再回归体内循环。生成不足则是有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中血小板生成数量较少(4%),而健康人群为9%。
然而,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不是CKD出血风险增加的唯一原因。首先,血小板减少95%以上才会对出血风险增加产生巨大影响;其次,CKD小鼠模型显示,出血风险较高的小鼠,其血小板数量并未有显著降低。
② 血小板功能
许多研究发现,CKD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未透析的CKD患者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都有降低。大多数研究显示,对CKD患者而言,在其他细胞或胶原蛋白的刺激下,血小板的聚集性降低。若这些患者尿毒症毒素浓度水平较高,则血小板的聚集性会进一步降低。
研究认为,这与CKD血小板的“早衰”有关。CKD患者体内血小板会广泛活化,从而导致CKD患者血小板出现“早衰”。在出现伤口时,血小板功能降低,将导致持续性出血风险增高。
同时,广泛活化导致CKD患者更易形成血栓。CKD患者,不论是否接受透析治疗,其纤维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等因子水平升高,抗凝蛋白、蛋白C、蛋白S的水平降低。这将导致CKD患者易形成血栓。
简而言之,CKD患者体内的生理与病理环境易使血小板广泛活化,一方面会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高;另一方面,广泛活化使血小板“早衰”,CKD患者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功能下降。
二、管理
目前,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是管理CKD患者血小板异常的主要方法。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合酶1来抑制血栓素的水平,从而改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然而,对CKD患者而言,阿司匹林却尚存争议。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CKD 3-4期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然而,也有研究表明,CKD 4-5期患者对阿司匹林的反应与肾功能正常患者一致,即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此外,阿司匹林的使用会增加CKD患者的出血风险。
因此,尽管与正常人群相比,CKD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有较高的出血风险,且血小板抑制效率可能较低,但它依然是CKD患者2级预防的主要药物。
2. P2Y12受体拮抗剂
P2Y1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根据是否可逆,P2Y12受体拮抗剂分为可逆性抑制剂(替格瑞洛)和不可逆性抑制剂(氯吡格雷)。目前,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指南对于CKD患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未有具体指导。这意味着,不论是治疗时间还是治疗剂量,CKD患者与非CKD患者应当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CKD患者,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依然较高。有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若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那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有限,并且还会使患者有较高的出血风险。
然而,对于有些特定CKD人群而言,P2Y12受体拮抗剂是理想药物。对于未透析、但植入支架后的CKD患者而言,P2Y12受体拮抗剂可降低他们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然而,对于CKD 4或5期患者而言,P2Y12受体拮抗剂的数据较少,需要谨慎使用。
3.风险与获益平衡
根据2012年KDIGO指南的建议,应当为成年CKD患者提供抗血小板药物,除非患者的出血风险超过心血管获益。医师需要平衡CKD患者心血管功能和出血风险。然而,由于目前包括出血危险因素在内的出血评分,在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并不理想,因此,对于透析患者而言,还需要开发更精确的评分系统。
总的来说,对于大部分CKD患者而言,抗血小板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具体治疗方式、剂量则需个体化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最后,专家认为还需要根据CKD患者特殊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开发更多的干预方法。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