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河月明》的热播,不仅是朱元璋时代的波谲云诡被展现了出来,而且老朱家第三代的恩怨也开始初露端倪。
电视剧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合理的脑补,可以让观众不自觉地想到后面的事情,心里总是感慨万千,比如说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就给安排了一场生病的戏码。
得了这次病之后,太医说从此朱高炽身体就会变得很孱弱,这也就对应了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是个大胖子,朱棣对这个大儿子一直都不怎么喜欢。
电视剧里,在讨论李世子的时候,朱棣就试探性地问了徐妙云,说他这个燕王,就是个带兵打仗的王爷,朱高炽身体一直不好,倒是老二朱高煦提个强健,身姿英武,跟他很是想象。
没想到却遭到了徐妙云的死亡凝视,直接说了句,你比太子能打,难道太子就要把位置让你妈,说的朱棣是哑口无言。
这当妈的,一般都会对弱小的孩子有些偏爱,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但这是做世子,等到朱棣靖难成功,一切似乎都又改变了。
朱高炽后来真就成了一个体弱多病的大胖子,而朱高煦则是跟着父亲征战,为靖难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好几次在战场上,朱高煦都表现得非常勇猛,甚至还救过朱棣的命,朱棣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说,好好干,将来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这话对于领兵打仗的朱棣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儿子跟着自己出生入死,这个时候也算是,深情流露。
但靖难一旦成功,等到朱棣做了皇帝,这可就一切都不一样了,朱棣面对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太子的确是身体和各方面能力都不行,但朱棣还真的就不敢轻易废了太子。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朱棣做燕王的时候,最不服气的就是,朱允炆那小子凭什么做皇帝,能力根本没法和自己比。
等到朱棣真的做了皇帝,才明白这个嫡长子继承制的巨大优势,古代中国中国是个农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期待一种稳定性。
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安排和预期,这是农业社会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收获,都非常的明确,二十四节气上,都写的明明白白。
甚至都能从年初的雪量判断出来年的收成,以便于更好地安排工作,可以说稳定性在农业社会,是最大的一个因素。
而嫡长子继承,本质上就是为了保持稳定性,尽管朱高炽的确打仗不行,但一旦放开了说,谁行谁上,那结果必定是残酷的,兄弟相残,就成了很常见的事情。
朱棣还有个死结,那就是他是藩王篡位的,他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们有样学样,必须把继承人给规定好,必须是嫡长子继承,要是都像他那样,按照所谓的实力来,那恐怕朱棣最不愿意看到的。
朱棣一生的痛点就在这里,最终朱高炽凭借这早生了一两年,稳稳当当的成了太子,不管朱高煦当年功劳再大,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是按照儒家的伦理来了,朱棣实在是不想儿子孙子们杀来杀去,这对于雄才大略的他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
最终,大胖子朱高炽做了皇帝,朱高煦也死得不明不白,所谓的造反更像是一场闹剧,大明朝也没有重蹈覆辙,大明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比起唐朝和清朝,这一点明朝做的最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