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目的 (1)让劳动者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包括生活和生产环境,可能接触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环境中的作用; (2)了解上述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对健康的不良作用、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及其控制方法; (3)了解并参与改善作业环境及作业方式,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自觉地实施自我保健,促进健康。
2、2.基本内容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三十六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必须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基本内容如下: (1)职业卫生法制教育 内容包括国家、政府所颁布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劳动安全政策,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3、用人单位负责人在职业病防治中承担主要责任,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承担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
4、劳动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5、劳动者有义务接受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义务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及时发现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6、 (2)职业卫生教育 劳动者有对危害及如何预防的“知情权”。
7、劳动者“参与”与“知情”是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
8、 劳动者要了解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引起的职业病、工伤、工作有关疾病;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有关的防治知识,接受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预防和教育及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现场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等。
9、 企业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如上岗前和在岗时培训、物料安全资料、警示公告等,使职工全面了解其所从事的作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救治技术,以使职工能积极主动参与对有害因素的控制,有效施行自我保护。
10、 (3)三级预防教育 职工掌握“识别”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知识,目的在于控制和预防。
11、因此必须让职工和管理者确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全面了解“三级预防”的原则,掌握职业危害发生的“作用条件”,由预防着手,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创造安全、卫生的作业环境,加强健康监护和应急救援措施,防止职业危害发生。
12、 “三级预防”,从职业危害的防治出发,分为“病因学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在基层企业,“三级预防”应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不同控制层次采取相应措施。
13、 (4)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危害不仅包括作业环境中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因素。
14、心理因素可来自家庭、社会和作业环境,其中不良作业环境和条件是造成心理紧张的主要原因。
15、与作业环境有关的不良心理因素包括工作超负荷、工作量不足、作业管理不善、职业得不到保障、付出与报酬不平衡、工作单调、轮班制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周围的人际关系等。
16、心理与精神方面的不良因素虽然不能引起概念明确的职业病,但由此引起的“紧张有关疾病”却可造成劳动者相应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不良反应,以致作业能力下降,甚至诱发高血压、溃疡病、失眠、工伤等。
17、因此,完善的职业健康教育应将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内容,把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身心锻炼,以及生物反馈综合起来,作为促进职工健康的重要措施,提高人群对付紧张的能力。
18、 (5)一般健康教育 劳动者的生活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习惯都可影响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
19、饭前便后洗手不单可阻止细菌“病从口人”,对从事许多尘毒作业的工人来说,也是减少发病的重要环节。
20、从事粉尘和刺激性气体作业工人的小气道损害,吸烟者比不吸烟者严重得多;橡胶厂工人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大5.5倍。
21、这些调查与统计,充分证明对职业人群加强戒烟教育的重要性。
22、过量饮酒不仅容易导致缺勤、劳动生产力下降、工伤及其他意外事故,还可促进接触亲脂性毒物的工人较早发生中毒性肝病和肝癌,加重这些工人的肝脏损害。
23、因此,戒酒教育是这些工人职业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24、另外,合理营养,正确的卫生习惯,公共安全及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等教育,有利于职业人群的健康促进,都应列入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女职工还应开展妇女健康教育。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