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和下睦,上和下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当外力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之后,此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即卸载之后材料后保留部分残余变形。
2、当外力继续增加达到一定值之后,就会出现外力不增加或者减少而试样仍然继续伸长,表现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就是出现平台或者锯齿状的峰谷,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屈服现象。
3、处于平台阶段的力就是屈服力,试样屈服时首次下降前的力称为上屈服力,不计瞬时效应的屈服阶段的最小力称为下屈服力。
4、相应的强度即为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
5、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
6、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一般小于10N/mm2,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
7、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的力Fe、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FeL。
8、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可以按以下公式来计算: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9、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
10、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FeL。
11、扩展资料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结合键、组织、结构、原子本性。
12、如将金属的屈服强度与陶瓷、高分子材料比较可看出结合键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13、从组织结构的影响来看,可以有四种强化机制影响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即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晶界 和亚晶强化。
14、其中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是工业合金中提高材料屈服强度的最常用的手段。
15、在这几种强化机制中,前三种机制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塑性,只有细化晶粒和亚晶,既能提高强度又能增加塑性。
16、影响屈服强度的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
17、随着温度的降低与应变速率的增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升高,尤其是体心立方金属对温度和应变速率特别敏感,这导致了钢的低温脆化。
18、应力状态的影响也很重要。
19、虽然屈服强度是反映材料的内在性能的一个本质指标,但应力状态不同,屈服强度值也不同。
20、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的屈服强度一般是指在单向拉伸时的屈服强度。
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