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翻译成现代汉语,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翻译)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翻译: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2、出处:《岳阳楼记》精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5、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6、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7、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8、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9、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10、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11、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12、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13、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14、“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15、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16、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
17、滕子京虽然被贬岳州,但他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
18、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
19、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
20、《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
21、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
22、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23、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