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汕广济桥图片,广济桥图片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湘子桥,横跨韩江,位于潮州城东门楼前至东面的笔架山下韩山师院前。
2、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
3、现桥长566米(一说517.95米),分20孔,桥宽11米。
4、桥东西两头自古至今由石墩架设石梁而成,中间水深流急,昔时限于条件,加上航运需要,采用木船铺上木板架设而成,作为启闭式浮桥,故有“十八梭船廿四洲”之称。
5、湘子桥因此成为中国古桥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座启闭式石桥。
6、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湘子桥已历时832年,自古及今倾注了不少地方官员和潮州人民的心血,数次修建扩建维护,得以保存且不断完善,由此也使其出现若干名称,现简介如下: 康济桥:据《永乐大典》5343卷桥道载:“《三阳志》: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来往者两病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公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两岸,且峙石洲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
8、 丁侯桥:据《永乐大典》5343卷桥道载:“……已酉(即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丁公允元修浮梁,自西岸增四洲为八,亘以坚木,覆以华屋,曰‘丁侯桥’”。
9、 丁公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知军州事常州丁允元又增置西岸石洲四架,梁而屋之,民号‘丁公桥’”。
10、 济川桥:据《古今图书集成、潮州府部汇考》载:“广济桥在城东跨韩江上,广二丈,长一百八十丈,旧名‘济川’”。
11、又《永乐大典》5343卷桥道载:“南宋庆元二年(1196),知州陈宏规,益东岸洲二,结架如丁侯桥,而增广之,曰‘济川桥’”。
12、 广济桥:据明郭春震《潮州府志》载:“广济桥在城东跨韩江上……大明宣德间,知府王源累石为墩,二十有三架,亭屋百二十有六,中不可为墩,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梁,更今名”。
13、据姚友直《广济桥记》曰“更名其桥曰‘广济’,取济百粤之民,其功甚大也”。
14、又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俗又传言……西洲创自广济和尚,故名‘广济’。
15、然广济实取义于利渡,且广济和尚并无其人,乡民多图像之,神祀之,其诬妄尤不足辨。
16、” 湘子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俗传造桥始自韩湘子,因建庙祀于东洲(即桥东)之首,而称桥曰‘湘子桥’,或简称‘湘桥’。
17、流俗相传,迄今无以易矣”。
18、意即传说以讹传讹,民间信以为真,名称既成,难以更改。
19、 湘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桥曰‘湘子桥’,或简称‘湘桥’”。
20、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即因此而来。
21、 浮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是桥建于江中石上,言地理者曰,韩山余脉,自桥东村横江西来,至桥之中段,石根紧缩如线,桥墩莫得而坚,因中断浮舟以渡,故又名‘浮桥’”。
22、 跃进桥:据廖来保主编的《潮州市志》载:“1958年,出于交通需要,广东省公路局拨款90万元,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改变古桥的原来格局,把原来的浮桥部分改成3孔钢筋桁架和两个高桩承台式桥墩。
23、改建后的广济桥(湘子桥),曾称‘跃进桥’”,因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故名。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