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皈依三宝是哪三宝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所谓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三宝,这有两类:(1)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2)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2、 其实,三宝虽分四类,只有两种性质:不出事理的两面。
3、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所以也是比较易懂的。
4、理体的三宝,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经开悟,已经证得了自性真如,否则总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却是我人的究竟归依处。
5、为使读者更易了解起见,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对此的解释 如下,以供参考: 「论究到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这在古来,又有好多分别,现在略说二类。
6、 1.佛的无漏功德是佛宝: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圣严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佛的五分法身);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
7、 正法或涅盘是法宝。
8、 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是僧宝:依声闻乘说,即是四双八辈(圣严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称为四双八辈)的无漏功德;依大乘说,是菩萨,摄得声闻、辟支佛的无漏功德。
9、 2.大乘教所说:究竟圆满所显的最清净法界(摄得体相业用),是佛宝; 少分显现清净法界的,是僧宝; 编十法界而不增不减,无二无别的法界(或名真如、实相等),是法宝。
10、平常所说的一体三宝、理体三宝、常住三宝,都不过此一意义的不同解说。
11、」(《成佛之道》二九页)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如果没有一点佛学的基础,还是不懂的;不过我们终究还是凡夫,能够理解理体三宝的,当然很好,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只信事相的三宝,信到某一阶段之后,理体三宝也就自然显现了。
12、正像我们尚未到过太空旅行之前,对于太空的景象,任便航天员如何作详细的报告,我们所知,总是隔阂,乃至失真的,唯有亲至太空旅行一番,才能明明白白。
13、所以,我们凡夫能信仰住持三宝,已经够了。
14、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住持三宝,无以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也无以安立。
15、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大用;理体三宝是住持三宝的全体。
16、信仰佛教,应从信仰住持三宝开始,信仰住持三宝的目的,乃在追求理体三宝的显现(发明)。
17、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已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堕的行为了! 我们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的化相三宝,祇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后,仅有住持三宝。
18、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
19、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埸,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
20、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
21、所以今世而言,信仰佛教,应以僧宝为依归;恭敬三宝,也应以僧宝为着眼。
22、僧人之中,固有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
23、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24、 至于归依三宝,前面说过,乃是信佛学佛的根基,但在踏上根基,走进佛门之后,并不能拋弃了根基,而是由此根基之上,逐渐升高,逐渐扩大。
25、级级升高,层层扩大,三归依,便是此一道业建筑的盘石,所以,归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等: 1.翻邪三归───最初进入佛门。
26、 2.五戒三归───信佛之后加受五戒。
27、 3.八戒三归───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28、 4.十戒三归───沙弥(尼)受十戒。
29、 5.具足戒三归──比丘(尼)受大戒。
30、 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归。
31、最初入佛,固须三归;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归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犘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没有不行三归依的。
32、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归。
33、因此,虽说三归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三归之中含有戒义)。
34、 三归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课诵,皆有三归,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应以三归为宗本。
35、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区,他们把三归看得特别重要,以唱三归作为行持,也以唱三归为人祝愿。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