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人教版,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7、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8、余强饮白而别。
9、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0、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二、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11、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12、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
13、(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15、湖上影子。
16、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17、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18、(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19、我尽力喝了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0、(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21、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作者出处作者:明张岱 出自:《陶庵梦忆》卷三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22、二、赏析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23、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24、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25、三、作者简介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一作古剑陶庵老人)、渴旦庐等,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剑门(故其自称“蜀人”)。
26、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史家”,文学创作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27、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家养病,除了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虎溪称为“今之江淹”外。
28、还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灼见;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则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诗文;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先是避兵灾于剡中。
29、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开始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颇有向死而生之意;后约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九月与世长辞,享年约八十四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
3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心亭看雪。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