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贝的故事教学反思短,贝的故事教学反思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贝”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一篇识字小故事。
2、课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了“贝”的来源和它发展演变过程。
3、第二自然段讲述了“贝”的字义来源和以它作偏旁的字在表意上的共同规律。
4、旨在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认识生字,了解归类识字的方法,并借助规律来认识生字,初步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5、 本节课是这篇识字课文的第二课时。
6、在导入的过程中,我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有关汉字文化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7、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我先让同学们观察贝壳的形状,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进而了解到什么是甲骨文。
8、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记忆和了解,我还让学生看了“马”“鱼”这几个字的演变,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9、 接着通过给学生讲解贝壳由于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让学生知道贝在古时候的作用。
10、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多大与钱财有关,从而引出生字“赚”“赔”“购”“贫”“货”,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带贝字旁的字的含义,也学习了归类识字的学习方法,在方便记忆的同时,更深刻记住了这些字的含义。
11、在这个基础上我适机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贝”字旁的字。
12、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镜、珠”等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13、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拓展《甲骨文的故事》。
14、 这节课上,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15、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
16、对汉字的起源了解的更清楚,对汉字的兴趣更加浓厚。
17、 比较成功的地方:这节课,通过讲解“贝”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学生不仅在音、形、义这几方面很好地掌握了“贝”字旁的生字,而且也对汉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探究的兴趣。
18、 不足之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还不太到位与及时;指导书写上还需要更加细致;应该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一些朗读指导。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