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鄂伦春族简介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鄂伦春族的祖先也是“室韦”,即森林人。
2、到了元代,称之为“林中百姓”。
3、明代泛指为“北山野人”,游猎于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
4、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迫使鄂伦春人南迁,集中分布于大小兴安岭。
5、然而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直至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以前,他们仍至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游猎,并且还参加清政府定期巡逻边界等活动。
6、只是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后,鄂伦春族人民才丧失被侵占区域的广大游猎场所。
7、清廷对于鄂伦春族的统治,迭有变迁。
8、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把鄂伦族分成“摩凌阿”与“雅发罕”两部分,归布特哈总衙门管辖。
9、“摩凌阿鄂伦春”为骑马鄂伦春之意,编入八旗组织,用以南征北战。
10、“雅发罕鄂伦春”意为步行的鄂伦春,指失去驯鹿尚未得到马匹仍在游猎的鄂伦春族,分设库玛尔、毕拉尔、阿力、多布库尔、托河5路,路下分8佐,每佐设鄂伦春族佐领1人。
11、每年清廷派“安达”进山一次,征取贡貂。
12、光绪八年(1882),清廷废布特哈总管衙门,设立兴安城总管衙门,专管5路鄂伦春族。
13、光绪十九年,兴安城总管衙门裁撤,将原来5路合并为4路16佐(阿力、多布库尔两路合并,其余未动),分属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4城副都统衙门。
14、 军阀统治时期,只是废除了八旗组织的内容,4路16佐的机构基本上没有变动。
15、管辖系统上,其中3路划归黑龙江省督办公署管辖,l路划归海拉尔蒙古衙门管辖。
16、“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鄂伦春族名义上分别置于伪黑龙江省和兴安北省管辖。
17、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期间,鄂伦春族人民奋起反抗,鄂伦春族子弟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参战。
18、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祖国和本民族的生存。
19、1945年8月获得解放。
20、1951年10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自治旗建立。
21、 【民族服饰】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
22、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
23、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
24、如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 皮厚结实,防寒力强,适宜做冬装。
25、夏季的狍皮毛质稀疏短小,适宜做春夏季的衣装。
26、 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皮手套、皮坎肩、狍头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
27、 这种帽子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作而成。
28、其方法是:将狍子头皮剥下、熟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镶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
29、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而且还是狩猎的极好伪装。
30、据说如果不换上两只假耳朵,猎人在远处就会误认为是真狍子而出现误伤。
31、 【文化艺术】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32、 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
33、他们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社会、狩猎采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4、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神话《伦吉善和阿伊吉伦》、《白衣仙姑》、《吴达内的故事》等,涉及鄂伦春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及对祖先的生活、英雄人物业迹的描述和歌颂。
35、鄂伦春族的“扎恩达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调即兴编词歌唱,种类繁多,风格多样。
36、尤其是新民歌,内容更为丰富。
37、颜语、谜语,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形成,是生产劳动的反映,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38、这些口头文学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宝库。
39、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他们边歌边舞,表现劳动生活的丰富内容。
40、《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依哈赖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
41、“转圈舞”是一种带有自我娱乐性质的群众性歌舞,男女都参加,边唱边跳。
42、“假面舞”是融进了宗教内容的由“萨满”跳的祈求狩猎获得丰收的祭祀舞。
43、 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鼓)。
44、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
45、鄂伦春族在载歌载舞时,常有这些乐器伴奏。
46、 【民族建筑】“斜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
47、它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很简陋的圆锥形房屋。
48、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
49、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桦树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
50、斜人柱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出烟,又可采光。
51、南侧或东南还要留出一个让人出进的门。
52、斜人柱上的覆盖物要根据季节的更迭而变换。
53、冬天气候寒冷,多用狍皮覆盖。
54、一架斜人柱约需狍皮五六十张。
55、到了春天,天气渐暖,就可以换盖桦树皮了。
56、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风向阳处,而夏天则多搭在地势较高、通风凉爽的地方。
57、 斜人柱结构简单,拆盖极为容易,所用原料几乎俯首即拾。
58、它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产物。
59、定居以后,鄂伦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房屋,这种较为原始的活动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猎时才偶尔搭建,用以栖身或暂避风寒。
60、 【民族礼仪】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
61、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
62、 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
63、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64、 【生活习俗】鄂伦春族的物质生活极具特色。
65、除食肉、衣皮外,过去的住所“仙人住”亦是狩猎文化的一种创造。
66、“仙人柱”形同半张开的雨伞,由30多根树杆塔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覆盖兽皮,可很快塔成,可随时拆卸。
67、“仙人柱”入门正对面的上方和左右两侧,专供人们坐卧,但有严格的规定。
68、“仙人柱”中央终日燃烧着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
69、“仙人柱”后面的树杆上悬挂着盛有神象的桦皮盒子,一般不准妇女接触。
70、 鄂伦春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
71、实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各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员之间,大多亲上加亲。
72、家庭中男女地位不过分悬殊,唯财产继承权一般属于男子。
73、一个家庭两代人共居的较多,如果人口过多,常常是长子结婚后在父母居处附近另立一“仙人柱”。
74、妇女生育不得在原来的“仙人柱”内,须到远处设立产房,男人也不得入内接近,满月后才回家。
75、以往,人死后一般行天葬(即风葬)。
76、下山定居后,一般行土葬。
77、 鄂伦春族妇女绝活是给猎手制作“密塔哈”(狍头帽子)。
78、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
79、戴上这种帽子可以诱惑猎物。
80、鄂伦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
81、衣、食、住、行都来自大森林的赐予。
82、 鄂伦春族迁到黑龙江南岸以来,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83、1990年鄂伦春马队曾给入侵的沙俄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84、夏天,河流里以桦皮船作为交通工具。
85、现在鄂伦春族居住的地区已通了火车、汽车,交通更加方便了。
86、 【民族食俗】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
87、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面包饺子也很常见。
88、 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
89、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
90、 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种,一种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输入。
91、 【民族节庆】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当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然后往火里扔一块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带)。
92、 【宗教信仰】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
93、这种宗教与该民族特有的原始观念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94、他们的宗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巫师)是沟通神人之间的使者。
95、萨满教信奉的神灵相当多。
96、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
97、除自然崇拜外,鄂伦春先民还崇拜“牛牛库(熊)”、“老玛斯(虎)”图腾,鄂伦春人忌讳直乎熊、虎名、而是称它“宝日坎(神)”、“诺彦(官)”、“乌塔其(老爷)”。
98、鄂伦春族对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而且现在亦如此。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