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血管疾病(CVD)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导致 1750 万人死亡。基于风险预测的预防策略现在是公共卫生的首要任务,人们对开发新的心血管风险生物标志物非常感兴趣,这种生物标志物可以比高胆固醇、吸烟、缺乏运动和高血糖等经典风险因素进行更准确的风险预测压力。一个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是端粒长度,但一项新研究表明,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端粒长度 (LTL) 并不能有效预测无疾病症状的个体的 CVD 风险。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在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 (CNIC) 进行的,由 Drs. 领导。Valentín Fuster 和 Vicente Andrés 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
尽管缺乏关联,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心血管研究网络的研究员安德烈斯博士强调需要谨慎解释这些结果。“这些结果就像是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拍一张快照,我们仍然需要确定,对于白细胞端粒开始较短的人、端粒非常短的比例较高的人,或者端粒较短的人,动脉粥样硬化是否进展得更快在衰老过程中以更快的速度缩短。”但安德烈斯博士也强调,“我们希望这些重要问题能够在为 PESA 研究子项目的参与者计划的后续调查中得到解答。”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复杂结构,其功能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活力。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 DNA 逐渐缩短,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尤其是当端粒变得“严重”短时。端粒 DNA 缩短不仅被视为衰老的标志,而且还被视为个人总体健康状况的标志,这引起了人们对循环白细胞中端粒长度可能预测 CVD 风险的可能性的极大兴趣。这一观点得到了流行病学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表明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风的患者的 LTL 较短。然而,迄今为止获得的结果尚无定论,特别是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此外,缺乏关于 CVD 与高比例极短端粒可能关联的信息。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