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一种能够承受海洋最深处严酷压力的奇怪鱼的启发,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柔软的自主机器人,即使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也能保持鳍拍打。
3月4日在《自然》杂志上报道,由中国杭州浙江大学的机器人专家李国瑞领导的团队成功地实地测试了机器人在70米到近11,000米深度游泳的能力。
ChallengerDeep是马里亚纳海沟中最低的,最深的部分。它在海平面以下约10,900米处触底(SN:12/11/12)。所有上覆水的压力大约是海平面大气压的一千倍,相当于大约1.03亿帕斯卡(或每平方英寸15,000磅)。“这相当于一头大象站在你的拇指上,”纽约州立大学杰纳西奥分校的深海生理学家和生态学家MackenzieGerringer说,他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
Gerringer说,这些超深渊深度(最深的海洋区域,在6,000到11,000米之间)的巨大压力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挑战。传统的深海机器人或载人潜水器用刚性金属框架进行了大量加固,以免变形——但这些船只体积庞大且笨重,结构失效的风险仍然很高。
为了设计能够优雅地穿过较浅水域的机器人,科学家们之前曾从章鱼等软体海洋生物中寻找灵感(SN:9/17/14)。碰巧,这样的深海缪斯女神也存在:Pseudoliparisswirei或马里亚纳深海蜗牛,这是一种大部分是粘糊糊的半透明鱼,生活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8,000米处。
Gerringer是2014年首次描述深海蜗牛鱼的研究人员之一,几年后构建了它的3D打印软体机器人版本,以更好地了解它的游泳方式。她的机器人在鱼体内包含一种合成版本的水状粘性物质,很可能会增加浮力并帮助它更有效地游泳(SN:1/3/18)。
但设计一个可以在极端压力下游泳以调查深海环境的机器人是另一回事。自主探索机器人不仅需要电子设备为其运动提供动力,还需要执行各种任务,无论是测试水化学、照亮和拍摄深海海沟的居民,还是收集样本带回海面。在水压的挤压下,这些电子设备会相互摩擦。
因此,李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借鉴蜗牛鱼对高压生活的一种适应方式:它的头骨并没有与硬化的骨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种额外的延展性可以使头骨上的压力均衡。以类似的方式,科学家们决定将机器鱼的电子设备——“大脑”——分布得比平时更远,然后将它们包裹在软硅胶中以防止它们接触。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