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营收入和经营收益的区别,经营收入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上摘下的:经营性收入指村集体开展各项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包括农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物资收入、租赁收入、劳务收入等。
3、农村集体经济是指主要生产资料归农村社区成员共同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的经济组织形式。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
5、并且,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
6、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一些农民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社区或突破社区界限,自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
7、1.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依然存在。
8、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一些农村在行政村(原生产大队)或自然村(原生产队)的社区范围内,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9、中国目前存在200多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有一些农村没有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实际上履行着部分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10、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一直发挥着集体经济组织的部分功能,如对集体土地进行发包、收取集体提留(农村税费改革后这项职能已不存在)、为家庭分散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进行集体积累等经济活动。
11、这一农业集体化的制度成果,绝不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羁绊,而是今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组织基础。
12、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是要改革掉这些集体经济组织,而是通过改革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13、只有这样,农村改革和发展才能向着邓小平所讲的高水平的集体化方向不断前进。
14、2.工业化发展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1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16、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准备,而且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7、第一,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进程,转移了大量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可以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成的土地承包大户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来实现。
18、第二,工业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农业集约化、集体化创造了基本物质条件。
19、第三,工业化为农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20、3.农村改革和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现代农民。
21、农村改革30多年来,尽管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才大量流向大中城市,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造就了一批立足农村、发展农村的现代农民。
22、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了原有的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中锻炼和提升了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当前,已有近70%的农民具备中等教育文化程度。
23、此外,国家还采取了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农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派遣大学生村官等有效措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4、现代农民的形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25、4.广大农民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
26、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下,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水涨船高的对应关系。
27、一般说来,集体富,村民富;集体穷,村民穷;集体空,民心散。
28、这一点无论是从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还是集体经济脆弱的村,都能得到印证。
29、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福利的改善。
30、因此,广大农民具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愿望。
31、不过明显的一点是,无论是广大农民的心愿还是现实发展都清楚地表明,广大农民不再需要过去那种二公、一平二调、“归大堆”的集体经济,而是要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