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试卷人教版及答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试卷(语文版)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只有复习材料:第八单元复习 看拼音写词(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2、 把四字词补充(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日积月累)3、 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句 改病句 “把”字句)4、 必背内容(26课第9自然段 25课全文及注释)5、 第138页资料袋6、 一、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伯牙绝弦》讲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3、2、《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4、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5、三、词句理解(1)对句子的理解。
6、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
7、“若”,(好像)。
8、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
9、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
10、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11、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2、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13、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
14、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5、 “破琴”,把琴摔碎。
16、“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17、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
18、“复”,再,重新。
19、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20、(2)对词语的理解。
21、 伯牙绝弦:绝,断绝。
22、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23、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24、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25、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6、”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
27、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28、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
29、可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0、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31、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
32、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33、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34、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35、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36、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37、“清幽”,秀丽、幽静。
38、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
39、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40、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41、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42、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43、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44、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45、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46、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47、“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48、“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49、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50、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51、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
52、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53、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54、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55、”强音乐骤然响起。
56、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57、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
58、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59、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60、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61、“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62、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
63、“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64、“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
65、“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
66、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
67、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68、(2)对词语的理解。
69、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70、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71、课文中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72、苏醒:昏迷后醒过来。
73、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
74、27、蒙娜丽莎之约一、 课文简说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
75、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76、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77、二、词语解释交涉: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78、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
79、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80、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
8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82、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83、 28、我的舞台一、课文简说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