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说翻译全文一句一句翻译,师说翻译全文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3、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16、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7、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2、白话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3、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4、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5、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26、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7、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8、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29、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30、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3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32、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33、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34、”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35、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36、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37、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38、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39、”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40、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41、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42、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篇文章出自唐代韩愈的《昌黎先生集》。
43、《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44、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45、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46、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47、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
48、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49、作者背景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50、字退之。
51、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52、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53、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54、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55、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56、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57、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58、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59、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60、但不得志。
61、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62、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63、移袁州。
64、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65、政治上较有作为。
66、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67、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68、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69、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70、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71、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72、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73、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
74、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75、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6、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77、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
78、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
79、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
80、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81、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
82、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83、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
84、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
85、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86、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
87、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88、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89、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
90、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
91、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
92、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
93、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
94、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95、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家之首。
96、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97、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98、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99、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
100、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101、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