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教学研究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教研工作的三个层次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即教材探悉的起步阶段——教学过程研究的发展阶段——心理研究和课题实验研究的成熟阶段。
2、这个成长过程体现了认知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3、由此,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分为三个层次:(一)学习、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成长的起步阶段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
4、每位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必须经常对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认真研读,反复思考,熟练掌握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及对各知识点的要求。
5、总的说来,教师钻研课程标准要做到以下四个明确:1.明确本科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技能是什么,教学体系的结构,主要的思路和逻辑主线是什么。
6、 2.明确教材的各部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7、 3.明确哪些是教材中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8、 4.明确每个部分的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并据此确定内容的教学档次。
9、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档次。
10、 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11、 1.把教材读厚——微观备课 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对教材精读细研,作深入细致地分析。
12、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在钻营教材时多思考,多发问,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将心得体会、疑问或评论和有关的参考资料放在一起,就会感到把书读厚了。
13、把教材读厚,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
14、越细、越深越好。
15、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
16、 2.把教材读薄——宏观备课 把教材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7、因此,教师还必须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借助提要笔记、心得笔记,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要点,掌握其精神实质。
18、只有这样对教材吃透吃深,我们的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性。
19、我们才能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才可以制订出可行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学习。
20、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
21、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22、(二)熟悉、研究教学过程——教师成长的发展阶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
23、可以说,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24、因此,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细节,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研究内容有很多,包括教法研究、学法研究和教学手段研究。
25、教法研究主要包括研究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语言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难点突破的方法等等。
26、学法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揭示学习的规律,预习、复习和考试的方法等等。
27、教学手段的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利用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8、教学的辅助手段包括挂图、投影、幻灯、录像、电视等等。
29、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方面有好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30、(三)研究教育教学——教师成长的成熟阶段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会深刻,每个教师都有好多经验需要总结,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所以说,中小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
31、但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存在信息闭塞,资料不足,时间少而散等不利因素。
32、因此,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以应用研究为主。
33、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的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教研课题应以应用性为主,教师要不断从备课中、从教学中、从学习研究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34、这些课题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干什么,研究什么,相互促进。
35、 2.以微观研究为主。
36、所谓微观研究,就是要求教师研究的课题题目要小,把问题讲深讲透。
37、例如,我们可以就一节课的导语设计、课堂小结的方法、词汇的学习等进行研究。
38、由于课题比较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39、 3.以引入研究为主。
40、引入研究就是要从自己的工作需要出发,引入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改造,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41、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情况。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