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0字,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
2、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3、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4、带着培养哲学思维,提升哲学素养的目的,我通读了这部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5、我认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起点首先是要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
6、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动力,意识是产物,三者交织在一起。
7、首先,“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
8、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9、在这里,唯物史观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10、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11、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和前提。
12、“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13、”可见,历史是人的历史,考察历史必须先考察人,而作为历史活动主体与历史考察对象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非旧哲学下抽象的、虚幻的“人”。
14、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构成了历史,所以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研究不能绕过“现实的人”。
15、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以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为起点,确立这样的基础与前提至关重要。
16、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7、需要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它贯穿于主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1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它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能够生活)的基础和“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出发点。
19、他们指出,“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20、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
21、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22、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23、“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24、”因此,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25、在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即“新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本身量的增加和提高,以及与原来的物质需要不同的、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要。
26、人类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27、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交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
28、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与生命的生产交织在一起。
29、人类为了生存,“能够生活”,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一“第一个历史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吃喝住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人们产生交往的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30、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
31、生命的生产可以说内涵了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32、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
33、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34、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35、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内核--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36、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37、所以,研究需要可以说是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
38、再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9、意识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基于需要产生的。
40、这也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真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41、人具有精神属性,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42、但人们的任何思想意识现象不可能是凭空从人脑中就能够创造出来的“纯粹的”思想意识,它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罢了。
43、“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
44、”在简单的劳动实践中,人对自己需要的意识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环境的直观、狭隘、可感知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意识称之为“纯粹的畜群意识”或者“绵羊意识”。
45、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46、正因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当“现实的人”开始他们的历史活动时,就必然同时伴随着精神意识现象。
47、总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前提,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产生、发展,并伴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始终。
48、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把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作为前提或起点。
49、读后感的写作技巧:第一步"引"。
50、开头围绕感点,引出所读材料。
51、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52、2、第二步"议"。
53、引出材料后,围绕材料阐发读后感受的道理,即提出论点(即感点)。
54、论点要正确鲜明,不要含糊其辞。
55、阐发道理时,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评价。
56、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议论;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57、"引"与"议"的部分相当于一般议论文"引论"的部分。
58、3、第三步"联"。
59、由此及彼地联系生活中、历史上类似的现象、思想实际或相关的问题进行论述。
60、这部分要注意比较分析说理,不要流于现象的罗列。
61、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62、4、第四步"结"。
63、归纳自己的看法,总结全文。
64、既可以照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65、但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