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形动物代表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资料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线形虫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个门,这一类假体腔动物与线虫很相似,但成虫没有排泄器官、消化道退化。
2、线形虫动物门大约有250种。
3、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线形虫动物门拉丁学名Nematomorpha 界动物界门线形虫动物门Nematomorpha目录展开1 外形特征2 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1 1.外形2.2 2.体壁及假体腔2.3 3.消化系统2.4 4.排泄系统2.5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6 6.生殖系统2.7 7.发育2.8 8.生活方式1 外形特征编辑本段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的一类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寄生在人体的蛔虫和蛲虫。
4、在线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这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
5、这种体腔使动物身体内部的器官有了一个存放之地,但体腔与体壁的肌肉层之间没有体腔膜,体腔也没有任何孔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比较原始、简单。
6、这种体腔又叫假体腔。
7、本门动物是动物界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类群,原包括线虫纲、线形纲、棘头纲、腹毛纲、动吻纲、轮虫纲等。
8、许多动物学家对它们的分类意见也不一致,有的将其分为3个单独的门,即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袋形动物门(或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和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
9、有的则将上述各纲均独立为单独的一门,而为棘头动物门、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内肛动物门等7个门,并统称这些动物为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mates。
10、本章为了叙述上的方便,也从具有比较多和比较普遍的种类,以及具有较重要的经济价值等几方面来考虑,故我们采用了以线虫纲为主的来代表本门动物,而将其余几个有重要意义的各纲作为附纲来处理,分别予以叙述。
11、按照上述的意见,本门动物包括蛔虫、钧虫、丝虫、轮虫、棘头虫等,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管)、身体不分节、无纤毛的动物(腹毛纲具纤毛)。
12、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除自由生活外,有寄生于动物或植物体内的。
13、它们比腔肠动物进化,与扁形动物一样是一类特化的动物。
14、2 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编辑本段2.1 1.外形身体大多呈圆柱形,细长,两端略尖,故又称圆虫,但也有极少数为橄榄形或卵形。
15、线虫的大小变化很大,自由生活的一般其长度不超过1mm,最大者如某些海产种类也不过50 mm,寄生生活的线虫大小差异却很大,小的仅和自由生活的相似,大的其长度可超过1m,如寄生在猪体内的肾膨结线虫。
16、体前端有口,近后端腹面有肛门,身体的外面,一般可辨出4行纵行的线,在背方的称背线,腹方的称腹线,在两侧的称侧线。
17、此外,各种线虫的体表无纤毛而常具各种乳突,有感觉的功能。
18、2.2 2.体壁及假体腔线虫的体壁由外向内包括角质层、表皮层(或称下皮层)和肌肉层,又统称为皮肌囊。
19、在皮肌囊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便是假体腔,是胚胎发育中的囊胚腔,假体腔没有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所包围,因此和高等动物的真体腔不同,有的又称之为原体腔。
20、假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可将肠道吸收的营养运送至身体的各部分,因此在生理上有类似循环的功能。
21、假体腔无孔道与外界相通,因此体腔液有支持身体内部保持一定的膨压的作用,使身体具有一定的形状。
22、2.3 3.消化系统线虫的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段。
23、前肠包括口、口腔、咽(食道),是外胚层由原口的部分内陷而成;中肠紧接前肠的下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由内胚层组成;后肠包括直肠和肛门,由身体后端外胚层向内陷而成。
24、线虫的消化管有口有肛门,为完全消化系统,食物经口、咽、肠、直肠,再由肛门排出,使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不再与新进入的食物相混合,这比不完全消化系统更完善、更高度分化,在进化上有很大的意义。
25、2.4 4.排泄系统线虫的排泄器官为原肾细胞或排泄细胞,无纤毛或鞭毛,由一种腺细胞组成,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腺型,另一个是管型。
26、腺型是原始类型,如海产自由生活的种类,可以由1个或之个腺细胞组成,位于咽和肠交界处,开口于神经环附近的排泄孔;管型通常为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如钩虫其2个腺细胞还各向后伸出一条长管,而两细胞之间又互有管道相连,并由一共同的排泄孔通于体外。
27、由此可见管型的排泄器官也是由腺型演变而来,它们都是由外胚层细胞形成,也可以把它当作为一种原肾。
28、2.5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线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前端有环绕着咽的围咽神经环和与其相连的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等。
29、由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通向前端的感觉乳突,向后发出6条神经索,即1条背神经索,1条腹神经索,2条背侧神经索,2条腹侧神经索,其中以背、腹2条神经索最为发达。
30、所有的神经索都是嵌在表皮中的,背神经索和腹神经索则分别嵌在表皮向内凸出的背线和腹线中。
31、在线虫的体表上常有司感觉的乳突。
32、此外在前端常有头感器,在尾端有尾感器,寄生的种类头感器迟化,尾感器发达,并常为分类学上的重要特征。
33、乳突和头、尾感器都有神经与围咽神经环或神经索相连。
34、2.6 6.生殖系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某些陆生小杆线虫和许多植物线虫为雌雄同体,还有的线虫只有雌虫,未发现雄虫,而营孤雌生殖。
35、一般线虫不但雌雄异体,而且常雌雄异形;通常雄虫较小,末端卷曲,有的末端还具有角质伞状构造,称为交合伞或尾伞,并常有交合刺囊及交合刺;雌虫较大,末端不弯曲,也无交合伞等结构,阴道开口于腹中线上的雌性生殖孔。
36、线虫的生殖系统是2条或1条连续的管,雄性的管,从末端到生殖孔,可分为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和具肌肉的射出管,射出管与消化道末端相连,又称为泄殖腔;雌性的管道通常是双管形,即每一管从末端到生殖孔均为2条,依次为卵巢、输卵管、子宫,两条子宫相合即为阴道。
37、2.7 7.发育线虫的发育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38、卵多为卵圆形,卵壳的结构较复杂,刚排出的卵,其成熟的程度常随种类而异,如蛔虫卵刚排出时只是在单细胞期,钩虫卵则常为4个细胞期,猪肾虫则为多细胞期,蛲虫卵则为幼虫期。
39、还有一些种类,如醋线虫、丝虫、旋毛虫等,从母体生殖孔产出已是幼虫了,即所谓卵胎生。
40、在临床上常可根据虫卵的形态特征,用以诊断寄生虫的种类。
41、有的线虫是直接发育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除大小不同、性器官成熟程度不同外,无甚差别,而有的线虫是间接发育的,其幼虫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42、2.8 8.生活方式线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类。
43、营自由生活的,水生的种类一般都营底栖生活,海产的最多,由海滩到极深的海底都有,有时数目众多,成为海底多细胞动物数量最大的一类,淡水生活的种类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淡水环境中,甚至在急流中也可以见到,常用其尾腺分泌的粘液固着在水中物体上;在温泉水温高达37℃的环境里,有时也可以见到某些种类。
44、陆生的种类常生活在土壤、树根、落叶下。
45、有的线虫甚至在水生和陆生中均可以生活,属于一种两栖的类型。
46、显然线虫起源于海洋,经两栖生活,再进入到陆地,从区系分类的角度看,海产和淡水产的种类几乎完全不同,因此淡水产的种类很可能是由海产的种类先进入陆地,然后再侵入淡水水域的。
47、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有的成虫营寄生生活,而幼虫营自由生活;或有的幼虫营寄生生活,而成虫营自由生活;或为幼虫、成虫都营寄生生活,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48、至于营腐生生活的,则是一群生活在动、植物尸体内,或以死亡后的动、植物躯体为食的类群。
49、可以认为,腐生生活是从自由生活过渡到寄生生活的中间阶段,如杆形虫属Rhabditis的许多种类,以动、植物的尸体为食,而某些杆形虫能行厌氧呼吸,因此它们能通过动物的消化道而对己无害,在肠道内不增殖,但也不被消化不致死亡。
50、环节动物门是动物界的1个门,该门动物为两侧对称、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有的具疣足和刚毛,多闭管式循环系统、链式神经系统。
51、目前已知的环节动物约有13000种。
52、常见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蟥、沙蚕等。
5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共同构成关节动物。
54、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环节动物门拉丁学名Annelida 界动物界门环节动物门1 基本介绍2 体型特征3 基本分类3.1 1.多毛纲3.2 2.寡毛纲3.3 3.蛭纲1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环节动物门是动物界的1个门,该门动物为两侧对称、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有的具疣足和刚毛,多闭管式循环系统、链式神经系统。
55、目前已知的环节动物约有13000种。
56、常见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蟥(又称水蛭)、沙蚕等。
57、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共同构成关节动物。
58、2 体型特征编辑本段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消化道由口,咽,食道,腺囊,肌肉胃,中肠和肛门组成。
59、循环系统由心脏,腹背两套血管和滋养器官的小型侧边血管组成。
60、蚯蚓每一个体节里有两个后肾管,它们负责收集前一体节的体液。
61、体液通过肾孔流到下一体节,途中经过盘曲的肾管,直到膀胱。
62、然后通过肾孔排出体外。
63、终尿里面是含氮的物质。
64、而无机盐则会被肾管上皮重吸收回到血液。
65、为了平衡通过皮肤吸收的水分,蚯蚓的尿液会稀释得很厉害。
66、蚯蚓每天可排出约体重的60%稀薄尿液。
67、后肾管被腹膜“绑”着固定于体腔壁上。
68、环节动物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体节的分离和出芽生殖的无性生殖。
69、但有性生殖也很重要。
70、多毛纲的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
71、而原环虫纲则是雌雄同体。
72、3 基本分类编辑本段3.1 1.多毛纲自由游泳的种类有头或口前叶、围口节、躯干部和尾节。
73、口前叶有两个或多个眼,或有各种发达的突出物。
74、躯干部分成明显的节,各节有成对的疣足,用于取食、运动或呼吸,有支持用的成束刚毛。
75、定居的多毛类的头部明显或不明显,头部一般无附肢。
76、许多管栖种有发达的鳃,用于呼吸和收集食物。
77、有的在前端有触手,收集食物。
78、呼吸用的鳃只在前端少数节的背面长出。
79、疣足如有,一般为简单的叶。
80、刚毛常从体壁直接伸出。
81、许多种类的表皮细胞分泌物质组成管,管的成分有碳酸钙、牛皮纸质或黏液,黏液上黏有沙或微细的沉渣。
82、肛门在後端。
83、管栖种类的体外有一粪沟,粪便沿粪沟通向前方。
84、不生活在管中的定居种类偶而在体侧或尾节上有眼。
85、环节动物自由活动和定居种类的生殖相似。
86、通常雌雄异体,无永久的生殖腺。
87、生殖细胞在性成熟前就开始从中胚层、体腔和疣足这3类胚胎组织之一中形成。
88、发育中的卵和精子脱落入体腔,从特殊的营养细胞中取得养料。
89、成熟的卵和能动的精子通过生殖管、肾孔或由于体壁破裂而排到体外。
90、在这之前,身体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最奇妙的是成熟变异和匐枝繁殖。
91、沙蚕属(Nereis)和裂虫属(Syllis)这两属自由活动的多毛类,性产物集中的区域发生成熟变异。
92、形态学上的变化包括眼变大,一定数量的疣足变化,刚毛的替换以及产生一个释出精子的肛器。
93、在性成熟时,它们离开洞穴游泳,再释精。
94、如把它们的脑取去,形态上发生变化,但不排精和卵。
95、正常情况下无成熟变异的,除脑手术不产生作用。
96、导致成熟变异的激素显然只存在于进行成熟变异的种类中。
97、裂虫能长出一或多根茎,内含配子。
98、控制匐枝生殖的激素在消化道中形成。
99、某些定居的多毛类有另一类成熟变异,它们的伪足叶产生细长的刚毛。
100、整条虫或只是身体的後部离开管子或洞穴,在海中游泳,然後释出配子。
101、有自由游泳的担轮幼虫,典型的呈菱形,最宽处有一圈纤毛,叫前纤毛轮,後来在後端可能出现一簇纤毛,即端纤毛轮。
102、前纤毛轮之後,还可能有第二轮,即中纤毛轮。
103、担轮幼虫的上半部(前纤毛轮的上方)将来变成口前叶(头),有脑、眼和口前附肢,下半部有消化道、原肾和其他内部器官,也是将来分节的部位。
104、前三节几乎同时形成,不久即长出伪足叶和幼虫刚毛。
105、从尾节不断形成新节(所有增加的节都由尾节形成),体增长。
106、第一节的刚毛一般脱落,此节变成成虫的围口节,其伪足叶或发育为围口附肢,或萎缩,因种而异。
107、第二、三节的幼虫刚毛逐渐代之以成虫的刚毛。
108、幼虫是否取食以及有否大洋生活的时期亦因种而异。
109、找到定居的场所後,迅速失去幼虫的特征,开始像成虫。
110、雌雄同体罕见,有的性别能变。
111、少数定居种类能无性生殖,从身体的一段或一节长出一个新个体。
112、多毛类约10000种。
113、大多数生活在海中,浮游、穴居、在海底游走或管栖;也有在江、湖中的。
114、3.2 2.寡毛纲体节相似。
115、口前叶一般无附肢,只是悬在口部的一叶。
116、性成熟时有环带。
117、肛门在後端,刚毛直接从体壁伸出,一般在体腹侧。
118、雌雄同体。
119、精子通常先贮在贮精囊内,再由输精管通到雄孔。
120、卵巢有输卵管通到後一节的雌孔。
121、交配时,两条蚯蚓腹面相对,互换精子。
122、低等种类两条蚯蚓的雄孔与受精囊孔各各相对,精子直接从一方的雄孔进入另一方的受精囊孔内。
123、但有的蚯蚓的雄孔离环带远,精子先沿著体表的精沟流到环带,再送到对方的受精囊孔。
124、卵产在卵茧内,当卵茧沿身体向前滑动,经过受精囊孔时,从孔内排出来自另一条蚯蚓的精子,在茧内受精。
125、环带不仅分泌保护卵的卵茧,还分泌供幼体的营养物质,以及交配时的黏质。
126、直接发育。
127、无性生殖在水生寡毛类常见,某些仙女虫实际上未见有性生殖。
128、有的分成两个或更多个体的一条链,后来断开成为幼蚓。
129、约6700种,主要在淡水或陆地上。
130、3.3 3.蛭纲前、後端各有一吸盘,前吸盘较小。
131、体节固定为34节,但体节常又分成数环,体中段的每个体节一般分为3~5个体环。
132、前端通常有1~5对眼。
133、环带只见于生殖期。
134、雌雄同体,有性生殖。
135、腭蛭的精子通过一蛭的阴茎进入另一蛭的阴道内。
136、吻蛭和石蛭的精子由精荚带到另一蛭体上。
137、卵产在卵茧内,卵茧一般附在岩石或植物上,或产在土中。
138、但舌蛭的茧膜薄,附在身体腹面发育,直接发育。
139、约300种,主要分布于淡水和陆地,少数海产。
140、环节动物的卵裂与扁形动物、软体动物一样,为螺旋、定型卵裂,各区的分化在早期即已确定。
141、多毛类和低等寡毛类的再生能力较高等寡毛类强,蛭无再生能力。
142、多毛类海鳞虫有的与其他生物共生,可见于多毛类管中、贝类的外套腔中、海星上或海参的直肠中。
143、管栖的燐沙蚕属(Chaetopterus)可以是海鳞虫、豆蟹或鱼的宿主,它们吃燐沙蚕属所引起的水流中的物质。
144、许多多毛类能发生物光,有的具发光细胞。
145、燐沙蚕属的某些体节和触手能受神经的控制而释出发光分泌物。
146、有的蚯蚓受刺激时能从口、肛门、背孔或排泄孔流出发光的黏液,可能是由于生活在体内的细菌所产生。
147、蛭类未知有发光者。
148、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149、陆正蚓(Lumbricus terrestris)可培育作为鱼饵,而且能生成土壤中的腐植质。
150、颤蚓属(Tubifex)在下水道出口附近大量发生,可作为污染指示生物,也为热带鱼的食料。
151、多毛类可作为鱼的食料。
152、矶沙蚕(palolo worm,学名为Leodice viridis;波娄拉虫)的生殖部分在生殖期大量脱落,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Samoan Islands)人以此作为食品。
153、环节动物起源于海洋,可能通过担轮幼虫那样的祖先演化而来。
154、从多毛类的原种演化到寡毛类,蛭类也有环带,可能由共同的寡毛类祖先演化而来。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