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论的古义和今义分别是什么意思,无论的古义和今义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古义:不要说,更不用说。
2、今义:表示连词:不管;不论。
3、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4、原文节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停数日,辞去。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译文: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10、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11、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12、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13、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4、”扩展资料《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5、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
16、《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
17、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
18、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19、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20、“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
21、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22、“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24、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
2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
26、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
27、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
28、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
29、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30、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31、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
32、“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
33、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
34、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
35、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