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是所有新教师中的最后一堂课公开课,也是自己作为新教师的最后一堂公开课,说实话倍感压力。在讲课之前,我常常会问自己:作为新教师,我将呈现给领导是怎样的工作效果?我能传递给学生的是怎样的阅读体验?我会带给自己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收获?上完课之后,我把这些问题写在纸上,一样一样,进行反思。一、教学技能仍需打磨很荣幸能够从这学期初承担阅读教学工作任务,我很感谢领导给我的机会,也感激领导对我的信任。所以每一次去上阅读课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怎么做才能对得起领导的托付,真正使阅读课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课堂。对于这次的转正课,我更是将之视为自己这半年来阅读教学工作的一个“汇报”。成果汇报那肯定是相去甚远,不敢担当,但我却希望这堂课,能够让大家看见我们在阅读课上的努力,看见我们在阅读课上的探索。我希望领导和同事在听了这次课后的感觉是这堂课没有白开,而不是失望;能够希望将阅读课坚持下去,而不是动摇。周校长在评课时说,“听了课觉得韩鹏老师的教材选择得太好了”。所以,反思我的这堂课,效果应该是还差强人意吧。听了周校长的话,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技能配得上这本教材!我们不是一个教书匠,我们也不是在教教材,是在用教材传递给学生阅读的理念,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种生活方式,让书籍成为日用品而不是奢侈品。二、“生本课堂”仍需坚持检验一堂课的好坏不是教师教育技巧的高超与否而是学生真正收获的是什么。“生本课堂”不是一句空谈,我真正认识到一堂课如果不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教育岂不成了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这次课堂上,我尽量在课堂上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阅读课上出现的就应该是书生琅琅,阅读课上就应该是生机勃勃,即使是默读,空气中弥漫着的也应该是阅读的热浪。另外,这次课堂上,我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这是一堂富有哲思的阅读课,尽管对于他们来讲有些难度,但是,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剥夺的,即使他们失败了,这也是有意义的。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孩子是有强烈的表达欲的,因此,在课堂上,我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达阅读的感受,去发表思考的结论。当然,生本课堂是一条看似简单实则深邃的路,教师怎样去导,学生怎样去学,并不简单地存在于一问一答中。我始终认为:老师的手里应该有一根松紧带儿,让学生有相当的弹力空间,但是终究有一根绳子去引导学生的发展的。三、教学探索有待斟酌其实,这堂课上得挺没底的。总觉得,每一次公开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但是,公开课若成了自己的一种表演展示就失去了意义,它应该是我一种教学探索的尝试。受今年“亲近母语”论坛的影响,我也想不自量力地探索下“儿童与哲学”这个阅读主题。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大好还是小好”富有哲学意味的主题,并力求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哲学思维。但道路毕竟是曲折的,不得不承认,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分析为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情况分析不足。这是一个需要辩证思维去思考的论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确实有一定难度。第二,对阅读课实质认识不深。阅读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终身阅读习惯的读书人,而这堂课过于偏重哲理思考,冲淡了阅读味儿,反而使课堂更像一节思品课。当然,这次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我探索的信念没有丧失,我也许只是无数人民教师中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爬虫吧,虽然爬得慢,但是,我会一直坚持,为学校,为教育,献点绵薄之力吧。我没有套话版的“万能反思”,我没有情感版的“激情反思”,我的反思,只是从职业信仰发问,从师者仁心发问,从心灵深处发问。问世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我要对得起优秀的教材,对得起学生的期待,对得起对教育的一捧情怀。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