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蜉蝣怎么读音,蜉蝣怎么读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蜉蝣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蜉蝣目(英文:mayfly,学名:Ephemeroptera)通称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2、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他们的翅不能折叠。
3、蜉蝣目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部份种类还有中央尾丝,稚虫水生,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仅一天而已。
4、 目录 简介 外形特征体制 头部 胸部 腹部 典型蜉蝣类型静水水体中的自由生活型 静水水体底质表面陷生型 水区底质中的穴居型 流水区自由生活型 流水区底质表面贴生型 流水区底质缝隙栖居型 生活习性 栖境的意义 记载 生长繁殖 世界蜉蝣目研究简史 中国蜉蝣目研究简史 词典读音 释义 相关丽端作品《神殇·蜉蝣之羽》 蜉蝣 歌曲蜉蝣简介 外形特征 体制 头部 胸部 腹部 典型蜉蝣类型 静水水体中的自由生活型 静水水体底质表面陷生型 水区底质中的穴居型 流水区自由生活型 流水区底质表面贴生型 流水区底质缝隙栖居型 生活习性 栖境的意义 记载 生长繁殖 世界蜉蝣目研究简史 中国蜉蝣目研究简史词典 读音 释义相关 丽端作品《神殇·蜉蝣之羽》蜉蝣歌曲蜉蝣展开 蜉蝣 编辑本段简介 蜉蝣(fú yóu) 蜉蝣目(Ephemeroptera)体小型到中型(约4公分〔1.6吋〕)的昆虫体软弱;翅2对或1对,膜质,大多前翅大后翅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前翅膜质,三角形;后翅小,圆形。
5、有三根长丝状尾须。
6、停歇时翅直立。
7、稚虫水生,咀嚼口器在成体时退化。
8、蜉蝣栖于水溪和池塘中,雄虫成群飞舞以吸引雌虫。
9、蜉蝣属古生翅类,号称活化石,最早发现的是石炭纪古蜉蝣化石。
10、 蜉蝣目通称蜉蝣(mayfly),有翅亚纲的 1目。
11、 蜉蝣是目前已知的寿命最短的昆虫,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
12、全世界已知有2100余种。
13、中国已知有 100余种。
14、常见的有蜉蝣科(Ephemeridae)和四节蜉蝣科(Baetidae)。
15、 蜉蝣的稚虫和成虫是许多淡水鱼类的重要食料。
16、不同种类的蜉蝣稚虫喜欢在含氧量高的水域中生活,因此,它们是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
17、另外,对蜉蝣目昆虫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从无翅昆虫到有翅昆虫的进化过程。
18、 已知有14科、约2250种,我国已知有大约250种。
19、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蜉蝣 蜉蝣目通称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20、体形较小或中等,细长,体壁柔软。
21、头部小,触角短,刚毛状。
22、复眼发达,雌性的复眼常左右远离;雄性的复眼常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复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于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
23、单眼3个。
24、口器为咀嚼式,因成虫不取食,没有咀嚼能力,上颚退化消失,下颚也退化,常有下颚须。
25、胸部以中胸最大,前、后胸小而不显著,翅有两对,呈三角形,脆弱,膜质,多为前翅大,后翅小,亦有后翅退化者,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
26、蜉蝣翅脉相及翅的关节不发达,翅脉最为原始,翅脉极多,多纵脉和横脉,呈网状。
27、翅的表面呈折扇状。
28、足细弱,仅用于攀附。
29、跗节1一5节,末端有爪1对。
30、 腹部11节,第11节仅存窄环形背板。
31、雄性第10节后缘有1对由前足延长形成的抱器,3一4节,少数1节,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
32、在其内侧有二对短小简单的阳茎。
33、雌性生殖孔1对,开口于第7、8腹节之腹面。
34、卵巢按节排列。
35、两性生殖孔均成对。
36、腹末有1对分节的长丝状尾须,第11节背板常延长形成中尾丝。
37、尾须和中尾丝细长多节,与缨尾目昆虫相似。
38、 体制 蜉蝣稚虫有两种比较特化的体制:扁平型和鱼型。
39、前者以扁蜉科(Heptageniidae)为代表,虫体扁平,即虫体宽度远大于身体的背腹厚度。
40、胸部的足一般较为宽扁,足的关节转变成前后向,即足一般只能前后运动而不能上下运动,活动时身体腹面与底质不分开,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游泳或游泳能力不强。
41、尾丝上的毛一般散生或环生。
42、鱼型体制以短丝蜉科 (Siphlonuridae)、等蜉科(Isonychiidae)以及部分四节蜉科(Baetidae)稚虫为代表。
43、这类蜉蝣的虫体背腹厚度大于虫体的宽度。
44、运动时的体态类似小鱼,即身体呈流线型,足一般细长,中尾丝的两侧和尾须的内侧密生长细毛,相邻的细毛交错成网状,使尾丝具有桨的作用。
45、这类蜉蝣一般可用胸足自由地抓握水中的底质或水生植物,游泳迅速。
46、其它蜉蝣的体制处于这两种之间。
47、 头部 蜉蝣稚虫触角的长度在不同科中变化较大,形态从光滑无毛至密生细毛不等。
48、复眼和单眼变化较小,但细蜉科(Caenidae)中一些种类的单眼表面突出呈棘刺状。
49、另外,唇基、额都可能突出,头顶可能具有各种瘤突和角突。
50、 蜉蝣稚虫的口器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各部分都可能变化,有些变化还很显著。
51、其中以上颚突出呈牙状最为常见。
52、捕食性种类上颚的切齿部分往往发达,而滤食性的种类磨齿部分一般比较发达。
53、 胸部 蜉蝣后胸被前翅芽覆盖,背面观不能看见。
54、胸部1~2对翅芽。
55、足的变化较大。
56、 蜉蝣总科主要营穴居性生活,足为挖掘足。
57、这种足的腿节和胫节非常粗大,胫节的前侧角突出,爪较小。
58、扁蜉科稚虫足的腿节宽扁,具细毛。
59、 腹部 腹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鳃的多样性。
60、鳃的着生位置、对数、大小、形态等各方面都可能变化。
61、腹部背板常具各种不同的刺突和隆起。
62、有些种类腹节背板的侧后角强烈突出并向背方延伸。
63、蜉蝣尾丝的形状多种多样。
64、在活动能力较小的种类中,尾丝各节相对较长而细弱,节上不具毛,只在两节的连接处具稀疏的毛。
65、而游泳能力较强的种类往往中尾丝两侧密生细毛,尾须的内侧长有细毛,相邻的细毛交织成网状而使尾丝具桨的功能,在游泳时产生动力。
66、 蜉蝣稚虫的栖境 为方便起见,可将水环境分成两类,一类为静水区,一类为流水区。
67、静水区以湖泊和池塘为代表。
68、进一步可以将静水区光补偿深度以上的区域分成三类,分别为静水水体中、底质表面以及底质中。
69、每类小生境中都有不同的蜉蝣生活。
70、 流水区以溪流和小河为代表,这一栖境也可以分成三类,分别为流水水体中、流水区底质表面及底质缝隙间。
71、 编辑本段典型蜉蝣类型 静水水体中的自由生活型 这种类型的蜉蝣有较大的复眼、较发达的运动肌肉和尾。
72、身体呈流线型,腹部的鳃为膜质片状,单枚或两枚;中尾丝的两侧以及尾丝近体侧密生细毛而使尾丝具桨的功能,与鳃一起击水产生游泳时的动力,也能很好地控制方向。
73、爪一般较细长。
74、当不游泳时,腹部的鳃往往仍然抖动。
75、游泳时足位于腹部并向后沿身体体轴放置,静止时足伸展,能抓握住水中植物。
76、捕食种类以水生的摇蚊和蚊的幼虫为食,也取食水生植物。
77、杂食性的居多。
78、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为短丝蜉属(Siphlonurus) 、二翅蜉属(Cloeon)等。
79、 静水水体底质表面陷生型 这些蜉蝣一般运动性不强,身体各部分的活动能力不大或活动不灵敏,游泳能力不强,采集时要在底质泥沙中寻找,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80、身体表面一般具毛,身体一般扁平,腹部的某一对鳃显著扩大而盖住其后的鳃,形成鳃盖。
81、鳃盖在生活时不停地向上抬起,以便于呼吸。
82、鳃盖的边缘往往密生细毛,可以清洁进入鳃盖内的水。
83、尾丝只具有稀疏的环生细毛。
84、生活时陷在靠近水边的泥沙和枯枝落叶的碎屑中,很难发现。
85、个体较小,体色一般为统一的浅色或褐色。
86、少数种类体表具各种瘤突。
87、足向侧方伸展,身体表面常粘附各种泥沙和碎屑。
88、在水中滤食植物或动物碎屑。
89、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为细蜉属(Caenis) 、小河蜉属(Potomanthellus)。
90、 水区底质中的穴居型 体色一般较淡,体表常具有程度不一的金黄色细毛;头较窄小,额突明显,前缘常分叉;触角的节间常具细毛;上颚牙明显突出于头部前缘,其基部密生细毛;足为挖掘足,位于胸部腹面;腹部的鳃除第1对外,分为两枚,每枚又分为两叉状,缘部呈缨毛状,生活时位于体背,有规律地由前向后运动而整体呈现波动性,能有效地使水在洞穴中流动,以利于滤食。
91、一般生活于沙质或泥质的底质中以逃避敌害。
92、上颚牙用于挖掘时掀起泥土。
93、当这些稚虫从洞中被赶出后,它们立即又进行挖掘新的洞穴。
94、具强烈的避光性。
95、有较好游泳能力,游泳时腹部上下弯曲呈波动形行进。
96、滤食水中碎屑。
97、代表种类为蜉蝣属(Ephemera) 和埃蜉属(Ephoron)。
98、 流水区自由生活型 身体苗条,流线型,色彩艳丽。
99、口器各部分密生细毛,触角一般较长。
100、尾桨式。
101、活动迅速,游泳能力强,有趋光性。
102、生活时一般用中后足扒在底质表面,身体略向下倾斜,前足向侧前方伸展,腹部的鳃向外摊开,尾上下击水。
103、前足密生长细毛。
104、这些细毛在前足前缘排列成两行,在细毛之间又夹杂着粗刺。
105、细毛的表面又具有微毛,微毛的顶端呈钩状,相邻的细毛上的微毛相互粘合而使细毛与细毛紧密结合在一起。
106、因此就组成一个筛状的结构。
107、生活时前足前缘上的细毛呈一定角度向前伸展,水流由前向后流动,依靠细毛能有效地过滤水中的碎屑状食物(Wallace & Merritt 1980; Wallace & O’Hop 1979), 代表种类有等蜉属 (Isonychia) ,突唇蜉属(Clypeocaenis)。
108、 流水区底质表面贴生型 身体一般为浅绿色至褐色。
109、身体扁平,头部非常宽扁。
110、上颚的外侧一般具细毛,下颚须的端部具刷状毛,下唇须表面也具浓密的刷状毛。
111、足的关节呈前后型,因此只能前后向移动。
112、各足的腿节宽扁,胫跗节细长,其表面和后缘往往密生细毛。
113、腹部的鳃侧位。
114、背方的鳃为叶片状,肥厚;腹方的丝状鳃一般位于身体背面,从叶状鳃的基部伸出。
115、各鳃的叶状部分互相叠合成吸盘状,有利于吸附在底质表面。
116、有些种类第1和第7对鳃延伸到身体的腹方,左右两鳃互相接触或接近接触,从而使腹部的鳃整个形成一个吸盘状结构(图3.5)。
117、尾丝上的毛一般较稀疏环生于节间。
118、避光性。
119、刮食石块表面的藻类等食物。
120、能游泳,游泳时主要靠鳃击水。
121、生活状态时可以看到鳃不停地抖动。
122、代表种类为扁蜉科,其中以扁蜉属(Heptagenia)、高翔蜉属(Epeorus)、溪颏蜉属(Rhithrogena) 最典型。
123、 流水区底质缝隙栖居型 这种环境中蜉蝣主要有两类。
124、一类生活于流水区的水生植物和枯枝落叶中,一类生活于石块的缝隙中。
125、 生活于水生植物和枯枝落叶中的蜉蝣身体表面往往具各种瘤突或刺,体壁坚硬。
126、腹部背板往往具刺突或脊突。
127、尾丝上常有各种刺。
128、第1对鳃退化,第2或2~3对鳃往往消失。
129、鳃位于身体背面,背方的鳃膜质片状,腹方的鳃分成许多片状小叶。
130、有些种类腹部背板的刺突很大,背板中央强烈隆起,两侧的鳃位于一个腔隙中。
131、生活时一般紧紧抓住水生植物,活动缓慢,采集时常需静候从水生植物中爬出。
132、受到骚扰时,有时将腹部末几节和尾丝向上翻起朝前,然后放直再翻起。
133、游泳时同样如此,整个动作类似蝎子。
134、以撕食性为主。
135、代表种类有小蜉科(Ephemerellidae)的弯握蜉属(Drunella)、锯形蜉属(Serratella) 等。
136、 生活于石块缝隙中的以河花蜉科(Potamanthidae)的种类为代表(Bae & McCafferty 1994)。
137、这类蜉蝣身体一般扁平,为浅黄色至棕红色。
138、上颚具明显的上颚牙,上颚牙上往往具齿和细毛。
139、各足的腿节相对比较宽扁,而胫跗节为细长的圆柱形。
140、前足胫跗节的内缘和背方密生细毛。
141、腹部的鳃侧位,第1对鳃退化,而2~7对鳃的形状与蜉蝣总科的非常类似,但位于身体侧面。
142、腹部背板表面具各种斑纹。
143、尾丝的基部和端部光滑,而中段的两侧具有细毛。
144、游泳动力较强,滤食性。
145、 以上的分类并不严格。
146、每一类的蜉蝣生活环境也非一成不变。
147、其中流水区的种类也往往能在静水区发现,但静水区种类在流水区一般很难发现。
148、总体而言,上述每一类型所选择的栖境仍较严格,采集时在每一种生境中,其代表种类发现概率常是最高的。
149、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蜉蝣稚虫 幼期(稚虫)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
150、春夏两季,从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婚飞”,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
151、产卵于水中。
152、卵微小,椭圆形,具各种颜色,表面有络纹,具粘性,可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
153、稚虫期数月至1年或1年以上,蜕皮20~24次,多者可达40次。
154、成熟稚虫可见1~2对变黑的翅芽。
155、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
156、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秋、冬两季有些种类以水底碎屑为食。
157、常在静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潜掘,或在急流中吸附于石砾下栖息。
158、稚虫充分成长后,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或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
159、亚成虫与成虫相似,已具发达的翅,但体色暗淡,翅不透明,后缘有明显的缘毛,雄性的抱握器弯曲不大。
160、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
161、一般经24小时左右蜕皮为成虫。
162、这种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成虫体态后继续蜕皮的现象在有翅昆虫中为蜉蝣目所仅有。
163、这种变态类型特称为原变态。
164、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165、 编辑本段栖境的意义 与成虫相比,蜉蝣稚虫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多样性。
166、这些多样的形态为分类鉴定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素材。
167、在一些成虫形态变化不大的种类中,如四节蜉科、细蜉科、小蜉科以及河花蜉科,不同种间稚虫的比较对于种类的鉴别常常是非常有效的。
168、 通过对每种生境中代表种类外部形态的了解,根据蜉蝣的外部形态,就可以大体推断出它的生活环境和食性。
169、 由于各种蜉蝣有相对严格的栖境选择,在采集过程中,为了提高采集效率,应该尽可能多地在不同的水生小环境中进行采集取样。
170、同时,要针对各种蜉蝣具有不同的活动能力采取不同的采集方法和技巧。
171、对于那些生活隐蔽且活动能力不强的种类,在采集取样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等待它们从隐蔽处出来。
172、而对活动能力非常强的种类,一般很难轻易采到,需要选择拖网或网箱等必要的专门工具和进行相对多次的采集。
173、 由于蜉蝣稚虫形态存在着多样性,可以推知蜉蝣稚虫存在着一定的可塑性,即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来自同一祖先的不同支系其稚虫形态可能出现一定的多样性,如细蜉科的稚虫就有三种主要的形态:前足具长毛型、单眼棘刺型和普通型。
174、如果来自不同祖先的若干支系选择同一个生活环境,它们在外部形态上有可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或趋同性。
175、因此,在重建系统发育关系时,稚虫特征的选择应该十分谨慎小心。
176、 由于不同蜉蝣种类及其外部形态与它们的水生生活小环境和生活习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蜉蝣稚虫在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