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彩华年,因梦同行—— 庆祝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成立十周年 情绪益生菌PS128助力孤独症治疗,权威研究显示可显著改善孤独症症状 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助力患者从维持治疗中获益,改写晚期卵巢癌治疗格局 新东方智慧教育发布“东方创科人工智能开发板2.0” 精准血型 守护生命 肠道超声可用于检测儿童炎症性肠病 迷走神经刺激对抑郁症有积极治疗作用 探索梅尼埃病中 MRI 描述符的性能和最佳组合 自闭症患者中痴呆症的患病率增加 超声波 3D 打印辅助神经源性膀胱的骶神经调节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耳鸣风险增加 间质性膀胱炎和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同 研究表明 多语言能力可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 科学家揭示人类与小鼠在主要癌症免疫治疗靶点上的惊人差异 利用正确的成像标准改善对脑癌结果的预测 地中海饮食通过肠道细菌变化改善记忆力 让你在 2025 年更健康的 7 种惊人方法 为什么有些人的头发和指甲比其他人长得快 物质的使用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吗 饮酒如何影响你的健康 20个月,3大平台,300倍!元育生物以全左旋虾青素引领合成生物新纪元 从技术困局到创新锚点,天与带来了一场属于养老的“情绪共振” “华润系”大动作落槌!昆药集团完成收购华润圣火 十七载“冬至滋补节”,东阿阿胶将品牌营销推向新高峰 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海警对非法闯仁爱礁海域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启动 涉及福建、广东 女生查分查出608分后,上演取得理想成绩“三件套” 多吃红色的樱桃能补铁、补血? 中国代表三次回击美方攻击指责 探索精神健康前沿|情绪益生菌PS128闪耀宁波医学盛会,彰显科研实力 圣美生物:以科技之光,引领肺癌早筛早诊新时代 神经干细胞移植有望治疗慢性脊髓损伤 一种简单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患有肥胖症青少年的肝纤维化 婴儿的心跳可能是他们说出第一句话的关键 研究发现基因检测正成为主流 血液测试显示心脏存在排斥风险 无需提供组织样本 假体材料有助于减少静脉导管感染 研究发现团队运动对孩子的大脑有很大帮助 研究人员开发出诊断 治疗心肌炎的决策途径 两项研究评估了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工具的发展 利用女子篮球队探索足部生物力学 抑制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可以改变前列腺的正常生长 肽抗原上的反应性半胱氨酸可能开启新的癌症免疫治疗可能性 研究人员发现新基因疗法可以缓解慢性疼痛 研究人员揭示 tisa-cel 疗法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B 细胞淋巴瘤的风险 适量饮酒可降低高危人群罹患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STIF科创节揭晓奖项,新东方智慧教育荣膺双料殊荣 中科美菱发布2025年产品战略布局!技术方向支撑产品生态纵深! 从雪域高原到用户口碑 —— 复方塞隆胶囊的品质之旅
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将相和相关资料(有关将相和的资料)

关于将相和相关资料,有关将相和的资料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3、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

4、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5、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6、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7、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8、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9、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

10、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11、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12、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13、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

14、”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15、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6、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17、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8、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19、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

20、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

21、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

22、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23、燕国乘机攻赵。

24、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

25、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26、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

27、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

28、又奔楚,任楚将。

29、最后老死在楚国。

30、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31、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

32、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

33、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

34、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35、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秦国是强国,经常欺压弱国。

36、公元前283年,秦王派使者到赵国,说要用15座城换赵国珍藏的宝贝“和氏璧”。

37、“和氏璧”是一块极珍贵的玉。

38、 赵王就派一个叫蔺相如的人去秦国交涉这件事。

39、临行前,蔺相如对赵王说:“秦国交出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不交城,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40、” 蔺相如见到秦王后献上和氏璧,秦王让左右大臣传看,大臣们都向秦王道贺。

41、秦王得意洋洋,却只字不提换城的事。

42、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想换城,急中生智,上前对秦王说:“这玉虽然名贵,可也有点小毛病,很难看出,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看。

43、”秦王信以为真,把璧递给蔺相如。

44、蔺相如拿到璧,向后退了几步,靠着一根大柱子,瞪着双眼,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人到赵国说情愿以15座城换赵国的璧,可大王却没换城之意。

45、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若是逼我,我宁可把我的头和这块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说着,他真的做出要碰碎的样子。

46、秦王怕他真摔碎璧,忙道歉说:“先生别误会,我哪能说了不算呢!”蔺相如说:“大王如果诚意换璧,就应斋戒5天,再举行一个接璧的隆重仪式,我才敢献璧。

47、”秦王只得答应了。

48、 蔺相如回到宾馆,马上派人化装成商人将璧安全送回了赵国。

49、 5天后,秦王召集大臣和各国使臣举行了一个接璧仪式。

50、蔺相如从容地上前,对秦王说:“秦国一向不讲信义,我怕受骗,早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了。

51、”秦王大怒,蔺相如又镇静地说:“大王,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以强欺弱,决没有以弱欺强的道理。

52、大王真心要璧,请先把15座城割让给赵国,赵国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53、” 这些话说得头头是道,秦王当着众大臣和使臣的面只得收敛怒气,假笑说:“对,我们不应为一块璧伤了两国的和气。

54、”让蔺相如回国了。

55、 后来,秦王又耍花招,公元前279年,他请赵王到渑(miǎn)池(现河南渑池县西)赴会,设下埋伏,想扣押赵王。

56、又是蔺相如勇敢机智地对付秦王,再次保全了赵国不受屈辱。

57、 回朝后,赵王拜他为相国,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

58、 廉颇是位老将,很不服气,他对手下人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

59、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上头去了。

60、哼,我要给他颜色看看!”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

61、有一天,蔺相如出门,看到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就叫自己的车退到小巷里,让廉颇的车马过去。

62、蔺相如手下的人责怪他太胆小怕事。

6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我会怕廉将军吗?我怕的是相国和将军不和,秦国知道了,对赵国不利啊!所以我宁愿容让老将军。

64、”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廉颇,廉颇听了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请罪。

65、见了蔺相如,他跪下来说:“我是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请您骂我打我吧。

66、” 蔺相如忙扶起廉颇,说:“您是赵国的老臣,是我的前辈,您能体谅我,我万分感激,怎么还给我赔礼呢。

67、我实在不敢当。

68、” 两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69、从此,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赵国出力。

70、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的故事。

71、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72、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

73、秦国常常欺侮赵国。

74、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

75、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

76、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

77、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

78、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79、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

80、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

81、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

82、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83、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

84、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85、”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

86、”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

87、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

88、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89、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90、廉颇惭愧极了。

91、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

92、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

93、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

94、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95、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96、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

97、“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98、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9、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100、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

101、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102、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103、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104、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105、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106、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

107、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108、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109、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110、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

111、”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112、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13、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114、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15、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116、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

117、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

118、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

119、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120、燕国乘机攻赵。

121、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

122、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123、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

124、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

125、又奔楚,任楚将。

126、最后老死在楚国。

127、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128、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

129、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

130、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

131、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132、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秦国是强国,经常欺压弱国。

133、公元前283年,秦王派使者到赵国,说要用15座城换赵国珍藏的宝贝“和氏璧”。

134、“和氏璧”是一块极珍贵的玉。

135、 赵王就派一个叫蔺相如的人去秦国交涉这件事。

136、临行前,蔺相如对赵王说:“秦国交出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不交城,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137、” 蔺相如见到秦王后献上和氏璧,秦王让左右大臣传看,大臣们都向秦王道贺。

138、秦王得意洋洋,却只字不提换城的事。

139、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想换城,急中生智,上前对秦王说:“这玉虽然名贵,可也有点小毛病,很难看出,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看。

140、”秦王信以为真,把璧递给蔺相如。

141、蔺相如拿到璧,向后退了几步,靠着一根大柱子,瞪着双眼,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人到赵国说情愿以15座城换赵国的璧,可大王却没换城之意。

142、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若是逼我,我宁可把我的头和这块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说着,他真的做出要碰碎的样子。

143、秦王怕他真摔碎璧,忙道歉说:“先生别误会,我哪能说了不算呢!”蔺相如说:“大王如果诚意换璧,就应斋戒5天,再举行一个接璧的隆重仪式,我才敢献璧。

144、”秦王只得答应了。

145、 蔺相如回到宾馆,马上派人化装成商人将璧安全送回了赵国。

146、 5天后,秦王召集大臣和各国使臣举行了一个接璧仪式。

147、蔺相如从容地上前,对秦王说:“秦国一向不讲信义,我怕受骗,早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了。

148、”秦王大怒,蔺相如又镇静地说:“大王,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以强欺弱,决没有以弱欺强的道理。

149、大王真心要璧,请先把15座城割让给赵国,赵国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150、” 这些话说得头头是道,秦王当着众大臣和使臣的面只得收敛怒气,假笑说:“对,我们不应为一块璧伤了两国的和气。

151、”让蔺相如回国了。

152、 后来,秦王又耍花招,公元前279年,他请赵王到渑(miǎn)池(现河南渑池县西)赴会,设下埋伏,想扣押赵王。

153、又是蔺相如勇敢机智地对付秦王,再次保全了赵国不受屈辱。

154、 回朝后,赵王拜他为相国,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

155、 廉颇是位老将,很不服气,他对手下人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

156、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上头去了。

157、哼,我要给他颜色看看!”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

158、有一天,蔺相如出门,看到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就叫自己的车退到小巷里,让廉颇的车马过去。

159、蔺相如手下的人责怪他太胆小怕事。

16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我会怕廉将军吗?我怕的是相国和将军不和,秦国知道了,对赵国不利啊!所以我宁愿容让老将军。

161、”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廉颇,廉颇听了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请罪。

162、见了蔺相如,他跪下来说:“我是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请您骂我打我吧。

163、” 蔺相如忙扶起廉颇,说:“您是赵国的老臣,是我的前辈,您能体谅我,我万分感激,怎么还给我赔礼呢。

164、我实在不敢当。

165、” 两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166、从此,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赵国出力。

167、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的故事。

168、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

169、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

170、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

171、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172、燕国乘机攻赵。

173、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

174、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175、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

176、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

177、又奔楚,任楚将。

178、最后老死在楚国。

179、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180、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

181、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

182、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

183、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184、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185、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

186、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187、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188、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189、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190、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191、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

192、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193、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194、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195、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

196、”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197、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98、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199、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200、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