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地点是哪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地点是(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三方面。
2、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4、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5、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6、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7、第二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
8、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
10、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3、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变革。
14、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特点。
15、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16、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机器动力的蒸汽机发明,共用了72年。
17、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57年。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起,仅30年就经历了5代,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运转速度提高了30多万倍,而体积却缩小为原来的三万分之一。
19、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20、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
21、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在50年代为9.5%,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
22、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23、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
24、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虽然它们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连带产生的新技术数量非常有限。
25、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
26、其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又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
27、信息控制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突现出来,使各种技术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
28、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
29、以上技术之间的群体性,实际上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所揭示的人类系统:技术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
30、这导致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
31、美国科技学的专家普赖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二战以前的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二战以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
32、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3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首先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4、其次,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35、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36、这种辩证关系必然引出第三点,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综合性越来越强。
37、另外,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研究越深入,自然导致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由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过程中必然发现单一学科的研究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于是跨学科研究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38、我们在刚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的介绍中,已经清楚地看到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39、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不断改进和扩展。
40、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
41、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切机器在本质上都是人类劳动的模拟,机器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则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延伸。
42、电子计算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劳动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必须由人类直接操纵的控制机器动作的机构,变成了由电子计算机操纵机器运行的自动机构,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盘自动化的机器生产体系。
43、以上是导致作为生产力水平标志的生产工具方面发生的变化。
44、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
45、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加生产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
46、这种要求导致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水平的提高。
47、生产力三要素还有劳动对象。
48、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不仅能够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为劳动对象进行生产,还能够制造自然界中所没有的物质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按照生产的需要创造大量本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这就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范围。
49、 5,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50、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5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强化。
52、由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53、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
54、这种技术密集企业包括微电子、机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以及现代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
55、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
56、1960~1978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
57、从事农业、牧业和渔业生产的人口比重,在二战前,美国为30%、西欧和日本都在40%以上,而1977年,美国则降至3.6%,1975年西欧和日本降至10%左右。
58、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导致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是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59、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大量新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
60、例如,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传统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人际交际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导致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试管婴儿的诞生,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是也给人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带来新的问题。
61、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提出了挑战。
62、 6,科技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63、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64、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把原来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65、这样既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又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
66、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
67、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之类初级产品和钢铁、铜之类商品的比重降低。
68、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传统工业转向尖端技术工业。
69、由于投资于这些产业才能够获得高利润,而这些产业需要先进设备、高水平的劳动力和消费水平高的市场,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大幅度增加。
70、在1980年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71、另外,为了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发达国家之间还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使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加强。
72、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控制着尖端技术的优势,大量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耗资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