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家里怎么养泥鳅,家里怎么养泥鳅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2、英文名:Oriental weatherfish 。
3、 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
4、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
5、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6、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
7、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
8、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9、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10、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11、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12、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13、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14、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
15、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16、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17、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18、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19、 除西部高原地区外,我国自南到北各处都有此鱼生长。
20、 泥鳅个体虽小,但其分布甚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
21、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
22、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B2和烟酸。
23、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
24、泥鳅性味甘、平。
25、《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
26、《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
27、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28、其常见的药用食法主要有三种: 取适量泥鳅放在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洗净入锅,文火烘干,研末备用。
29、服时每次取5克,温开水送下,一月三次。
30、此法对急慢性肝炎都有疗效;还可治黄疸、保肝、促使肿胀的肝脾回缩。
31、 2、用活泥鳅适量,按上法处理后,与等量的鲜活虾煮汤食用,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阳萎。
32、 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后食用,具有补脾、壮肾和健胃之功效。
33、 泥鳅的粘液内服可治小便不通、热淋;外用能治白癣与漆疮(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肤病)。
34、 【别名】鱼鳅 【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
35、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
36、 【性味归经】甘,平。
37、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利尿除湿。
38、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瘙痒,痔疮下坠。
39、 【用法用量】 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
40、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养殖技术】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ontor)属鲤形目,鳅科。
41、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泥鳅钻豆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42、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这一。
43、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44、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
45、 1苗种培育 1.1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46、 1.2清塘培水 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
47、消毒后施300~400kg/667?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
48、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
49、 1.3苗种放养 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50、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51、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52、 1.4饲养管理 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
53、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4次。
54、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
55、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切忌撒投。
56、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8%~10%。
57、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每次用量约0.5kg/?;还可追施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硝酸铵2g/?,水温较高时可施尿素2.5g/?。
58、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
59、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60、 2池塘养成鳅 2.1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250?,池深0.7~1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
61、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cm的肥泥。
62、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63、 2.2培水与放种 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cm,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20~30kg/100?。
64、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3~4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65、 2.3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66、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
67、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68、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
69、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70、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
71、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72、 3稻田养成鳅 3.1稻田条件及改建方法 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
73、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
74、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深60cm以上的坑。
75、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cm,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76、 3.2放养 鳅种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77、 3.3饲养 鳅种放养后,投喂糠麸、枯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前期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8%,以后为5%左右,饲料投放在沟、坑中。
78、同时,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追施肥料,每次追肥量15kg/100?。
79、稻田应尽量少用农药,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在阴天喷洒。
80、同时,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投饵施肥过量而影响水质。
81、 4病害防治 泥鳅的病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82、 4.1水霉病 4.1.1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
83、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84、 4.1.2防治办法 (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min。
85、 4.2烂鳍病 4.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86、 4.2.2防治办法(1)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87、 4.3寄生虫病 4.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
88、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89、 4.3.2防治办法(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2)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90、 4.4白身红环病 4.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
91、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
92、 4.4.2防治办法(1)鳅种放养时用5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绿全池泼洒;(3)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93、 4.5气泡病 4.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
94、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95、 4.5.2防治办法(1)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2)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3)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
96、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97、 4.6敌害 清除蛇、蛙、乌鳢、水蜈蚣、红娘华等敌害生物。
98、 5捕捞 5.1冲水法 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
99、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
100、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101、 5.2诱捕法 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102、 5.3干塘法 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泥鳅就会钻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捉。
103、先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
104、稻田中养的泥鳅,还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泡于稻的沟、坑中,待油菜秆透出甜质香味,泥鳅闻而易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105、 6运输 泥鳅多为鲜活销售,如运输不当易导致死亡,造成损失。
106、可用竹箩运输,每只竹箩装泥鳅25kg,装运时在竹箩底部铺上塑料薄膜,加水2~2.5kg,然后放入活泥鳅;运输途中,每隔1.5h加1次水,可确保泥鳅鲜活。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