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一鼓作气出自哪个时期

“一鼓作气”出自春秋时期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典籍《左传》,具体记载于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中。这场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是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次重要交锋。当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听从大臣鲍叔牙的建议,派大将鲍叔牙率军攻打鲁国。面对强敌,鲁庄公决定奋起抵抗。

在战斗过程中,鲁国的曹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军事策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在战场上,士气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士气最为高涨;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开始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几乎耗尽。因此,指挥官应该抓住时机,当敌人第一次击鼓时按兵不动,待其士气衰退后再发起进攻,这样就能以逸待劳,取得胜利。

最终,鲁国果然按照这一策略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一鼓作气”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形容做事要趁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保持旺盛的斗志,避免中途懈怠。这个故事深刻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背景下智慧与谋略的重要性,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之一。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