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鼻中隔手术过程,鼻中隔手术进展如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鼻中隔手术的“三期九级”
第一阶段:注意鼻中隔手术。
现阶段很多人只对如何做鼻中隔手术感兴趣,或者只是注意到了鼻中隔的偏曲。相对于一些只知道下鼻甲,对鼻中隔偏曲视而不见的“医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有鼻塞,就诊断为下鼻甲肥大、肥厚性鼻炎,却完全没有注意到鼻粘膜的炎症,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无论是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炎症改善期,甚至误将下鼻甲说成鼻息肉,只是为了能够通过损伤下鼻甲来赚取一点小收入。这些人已经很好了。笔者很难把下鼻甲当成鼻息肉的“医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就是说,这些人根本不是医生,当然也不在作者所说的“三教九流”、“三段九级”之列。虽然孔子宣称:无教无类。但作者对这样的“医生”真的很无语。
虽然,自1750年Quelmalz首次发表关于鼻中隔偏曲的文章以来,鼻中隔手术大致经历了鼻中隔次全切除术、典型黏膜下切除术(包括改良黏膜下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成形术四个时期。但迄今为止,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黏膜下切除术(包括改良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各种手术方法的一般指导原则如下:
1.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又称基利安法,是一种切除鼻中隔大部分软骨和骨骼的方法。
2.改良黏膜下切除术: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基础上,对切除的软骨或骨进行修整,然后复位。
3.鼻中隔矫正术:只切除偏离的部分,尽量保留完整的软骨和骨,是黏膜下切除术的另一种改良方式。
4.鼻中隔成形术:在完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基础上,对软骨进行切割和拉伸,使骨骼部分发生断裂和移位,尽量保留鼻中隔内的软骨和骨骼结构。
第一节:额显微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矫正术。
虽然有些医生只是注意到了鼻中隔的偏移,对鼻中隔的手术很满意,但至少这样的人还是医生。当然,同样是鼻中隔手术,因为各种主客观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从照明设备来看,目前鼻中隔手术有额内窥镜下和内窥镜下两种。前者由于光照范围的限制,只能较好的处理鼻中隔前下偏,高后偏的处理,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的手术方法是黏膜下切除和矫正。如果要做整形手术,不仅操作难度大,而且处理不当。所以,无论医生多么有经验,多么有独创性,多么努力,多么自强不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额镜照明下的鼻中隔手术只能处于最基础的技术阶段。
手术步骤:在鼻中隔左前部做常规切口,分离左鼻中隔的粘软骨和粘骨膜,切开软骨,进入对侧,也分离对侧的粘软骨和粘骨膜,放入固定鼻镜,暴露鼻中隔偏曲部分,用环刀切除部分鼻中隔软骨,然后用咬骨钳切除部分筛骨垂直板,用骨凿切除下犁骨偏曲部分。有时,一些医生会修剪切除的相对扁平的软骨,并将其放回鼻中隔。
问题:1。鼻中隔高位偏曲:由于害怕鼻梁塌陷,以及满足通气的治疗思路,大部分的鼻中隔高位偏曲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保留,只有中下鼻中隔偏曲会得到更完美的治疗。2.后鼻中隔偏曲: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医生来说,由于担心过度切除可能导致搏动样鼻中隔和鼻中隔穿孔,以及额镜照明的限制,严重的后鼻中隔偏曲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治疗缺陷。3.泡状中鼻甲:“C”型高偏曲患者常伴有一侧泡状中鼻甲。由于前视镜照明的限制和治疗理念的滞后,不仅会不同程度地保留高位偏位,还会忽略泡状中鼻甲。4.下鼻甲病变:无论是肥大还是炎症引起的肿胀,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额镜照明下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注意到鼻粘膜的炎症,在炎症的急性期会时不时出现过度切除的情况。由此产生的后期问题往往难以补救,这是患者对治疗不满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二节: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矫正术。
如同大多数鼻外科手术一样,内窥镜鼻中隔手术正在迅速取代额内窥镜手术。但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矫正术仍是鼻内窥镜下最常用的鼻中隔手术方法。但由于照明范围的扩大,对后偏和高偏的治疗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个操作的完善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手术器械的使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反正鼻中隔手术的操作水平进步很大。
操作步骤:在0度鼻内窥镜下,在鼻中隔前部左侧或右侧做一个切口,用削皮器将鼻中隔的黏软骨膜和黏骨膜分开,选择带抽吸或辅助的削皮器。吸引和剥离总能让你的视野保持清晰。切口继续切穿软骨进入对侧,同法分离对侧黏软骨膜和黏骨膜。用剪刀或血管钳,先切除鼻中隔软骨,再用骨咬骨钳切除后部骨性偏位。同样,鼻中隔较直的软骨经修剪后可恢复到鼻中隔内。
优点:1。因为鼻内窥镜可以进入鼻中隔,处理鼻中隔后偏曲比处理前偏曲更方便。2.内窥镜检查不仅可以同时治疗鼻窦疾病,还可以对影响鼻窦开放的高偏差有更新的认识和更多的关注。从而迈出了鼻中隔偏曲综合治疗的第一步,逐步形成了多结构、同步协调治疗的治疗理念。当然,这些还是后话。在这个治疗阶段,这些想法还没有完全形成。
问题:1。随着对高位偏曲矫正的重视,病例数的增多,以及后偏曲的治疗更加方便,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中出现鼻梁塌陷、鼻中隔咂嘴样变、鼻中隔穿孔的危险性增加。2.随着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同时需要治疗的18岁以下鼻中隔偏曲病例也大大增加。黏膜下切除术在年龄上的局限性已成为制约手术的重要因素。3.单手操作的局限性。如果没有同步吸引,内窥镜很容易沾血。即使同步吸引,内镜血染的概率仍然很高,洗镜装置的不断完善和有效使用成为制约手术一气呵成的重要因素。
手术器械:1、0度鼻内窥镜和冷光源系统。有必要配备电视监控系统。2.吸力剥离器。3.骨咬骨钳、持针钳、直弯血管钳、7号刀柄。不再需要的器械包括:环刀、骨锤、骨凿、固定鼻镜。
一期三期: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自20世纪80年代内窥镜鼻窦手术创立以来,内窥镜鼻中隔手术因其视野清晰、操作灵活、适用性强而得到广泛发展。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更多情况下仍采用黏膜下切除术或/和矫正术。对于18岁以下的鼻中隔偏曲,应常规选择鼻中隔成形术,而不是广泛的黏膜下切除术和矫正术。即使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鼻中隔成形术也能有效降低鼻梁塌陷、鼻中隔穿孔、鼻中隔偏曲的风险。
但对于高位、后位、复杂偏斜、异常骨质增厚偏斜等,原有的鼻中隔成形术难以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即使同为鼻中隔成形术,其具体操作方式和指导思想也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同样的手术水平是不一样的,但目前能在鼻内窥镜下进行鼻中隔成形术的医生,已经算是鼻中隔手术中的佼佼者了。
手术程序
1.传统鼻中隔整形术:将鼻中隔前端切开,将切口一侧的黏软骨膜和黏骨膜分开,下至鼻底,上至鼻尖。分离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的连接,进入对侧。分离对侧筛骨的垂直板骨膜和犁骨骨膜,向下至鼻底。鼻中隔上部的三角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相连,防止鼻中隔塌陷。将软骨推向对侧,保持对侧粘膜软骨膜与软骨的连接。软骨处理:根据偏斜的类型,对软骨进行相应的切割和拉伸,然后推向中心。骨治疗:筛骨和犁骨垂直板从鼻中隔内侧断裂或碎裂。
操作要点:1)只分离一侧黏软骨膜,不分离两侧;2)从软骨与骨连接处分离,进入对侧,分离双侧粘骨膜;3)偏斜的矫正主要依靠:软骨“切割减少张力”和骨骼“骨折移位”。
问题:从理论上讲,软骨可以通过切割来降低张力,骨骼可以通过骨折移位来矫正。事实上,当骨骼较厚时,骨折移位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骨骼偏移只能切除。所谓整形,只是软骨的整形,不是鼻中隔骨和软骨的整形。在鼻中隔高度偏曲的情况下,要么不治疗,要么冒险手术。如因复杂、偏激或勉强而出现严重偏差。
以往文献中关于鼻中隔整形术的报道,或偷换概念,不是真整形,或文笔精彩,没有事实报道,或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他们只报道了做了多少例整形手术,没有详细描述整形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或者说是局部的,仅仅基于少数鼻中隔成形术的成功案例,就衍生出一篇报道,让人误以为这种手术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鼻中隔偏曲。
2.改良鼻中隔成形术1型:鼻中隔前端凹陷侧常规切口,分离同侧鼻中隔软骨与软骨膜的连接处,下至鼻底,上至鼻尖。从切口处切开软骨进入对侧,同时也分离对侧软骨与软骨膜的连接。继续分离双侧筛骨垂直板,犁骨与骨膜的连接向后。分离鼻中隔软骨与筛骨、犁骨垂直板的连接,形成鼻中隔软骨的顶部连接,分离左右侧,游离前、后、下侧。鼻中隔上部的三角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相连,防止鼻中隔塌陷。软骨治疗:软骨整体弯曲,自身不弯曲,以顶部为轴,将软骨推向中心。软骨会自行弯曲。根据弯曲的类型,经过相应的不间断切割和放松,软骨被推向中心,如上。骨治疗:使用美国Xomed XPS 2000 ENT动力切割系统,带切割钻头
点评:1)切开剥离与黏膜下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切口在凹的一侧,而非常规的是在鼻中隔的左侧。2)和传统整形手术一样,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的连接处仍然是软骨松动分离,软骨和骨性偏离分开处理。3)不同的是软骨是靠上半部分连接的,而不是保留一侧的黏软骨膜,保证不脱落。骨骼偏斜通过磨掉偏斜部分,或变薄后移位骨折来矫正。
3.改良鼻中隔成形术2型:在鼻中隔前端凹陷侧常规切开,分离同侧鼻中隔软骨与软骨膜的连接处,下至鼻底,上至鼻尖。从切口处切开软骨进入对侧,同时也分离对侧软骨与软骨膜的连接。继续向后分离两侧筛骨垂直板、犁骨与骨膜的连接,充分暴露鼻中隔偏曲部分。美国Xomed XPS 2000 ENT动力切割系统,使用前端带剥离器的切割头,从偏斜的凸面开始处理。对于弓偏,可直接减薄软骨和骨板,使其达到软骨松弛、骨板骨折移位、中间活动的目的,有限的凸起可直接磨掉。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与后上筛骨垂直板的连接,仅部分切除或磨除鼻中隔软骨与犁骨连接的偏差。这种手术不仅可以简化操作,彻底纠正高位偏位,而且可以保留更多的骨骼和软骨,防止鼻中隔塌陷。
点评:1)切口和剥离与改良鼻中隔成形术1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保留了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只分离了软骨与犁骨的连接,对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骨性偏离进行了整体处理。和软骨的骨偏离,所有这些都被动态系统磨损或/和变薄。这样既能尽可能多的保留骨头和软骨,又能使软骨不易脱落,不会造成鼻梁塌陷变软。
缺点:需要特殊设备,需要熟练操作,处理不当,容易再次造成跑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